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下表显示了中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
1992-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部分经济指标
年份(年)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总量比重第一产业GDP(亿元)
就业占比(%)GDP占比(%)
199227.558.521.35800.3
200239.150.013.316190.2
201253.133.59.149084.6
202265.224.17.388345.1
(注:三次产业为第一、二、三产业总称)
结合表中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城镇化为第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②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负相关
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城镇化水平决定了三次产业间产值差距的大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贷款余额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银行尚未收回的各类贷款本金总额,反映银行的信贷规模。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达17.86万亿元。图是2018-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及其增长情况。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①绿色贷款余额增加使市场流动性出现了过剩
②国有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
③金融机构绿色贷款安全性、收益率逐年提高
④企业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自然资源部根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将着重完善制度,全面建立“国家管总量、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有效抵补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损失,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以上举措旨在(     
①防止耕地资源被用于更高收益的非农建设领域
②保证补充耕地与被占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
③通过严守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来保障粮食安全
④解决市场机制在调配耕地资源方面的失灵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以下是某县关于如何盘活本地闲置耕地的讨论。
农户:家里青壮年外出打工了,耕地闲置了,不如流转给村集体吧!
村集体:可是我们不擅长经营!不如把闲置耕地外包给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和专业合作社,三方按合理比例分红。
专业合作社:这个咱在行!咱把流转的这 800多亩耕地整治后,进行规模种植和管理。
县政府:这个经营模式好!谁种植就补贴谁!
该经营模式好在(     
①让农户闲置耕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②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③运用初次分配机制,调动农业种植的积极性
④增强村集体的经营能力,扩大集体收入来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我们即将迎来祖国75周年华诞。经过不懈奋斗,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证明: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以下对此做出正确诠释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②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唤醒了很多人的创业梦想
③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
④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让新能源汽车走俏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77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6 .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有(     
①缔结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国家联盟
②进行共产主义的“新和谐公社”新村实验
③成立被誉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巴黎公社
④倡导建立人人劳动、普遍协作的“和谐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指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①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
②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
③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④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国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两个必然”: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
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
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
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大美潇湘,山水如画,“潇湘八景”最早由宋初山水画大师所作,作为一个超越地域和历史范畴的美学意象,成为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文化母题与图式,成就了中国山水画别开生面、自成—派的“潇湘山水”。亦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言:“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由此可知(       
①潇湘的自然山水是能被艺术家的心灵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艺术家以手中画笔为潇湘自然山水描绘图景、设定法则
③“潇湘八景“作为美学意象是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
④自成一派的“潇湘山水”寓于中国山水画艺术共性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湖南高考政治真题
10 . 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
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
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湖南高考政治真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