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0 道试题
1 . 怎样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024-06-1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2024-06-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市场调节有其局限性,以下选项不属于市场调节弊病的是(     )
A.盲目性B.滞后性C.统一性D.自发性
2024-06-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重要理念。一部一百多年的党史就是一部矢志不渝追求、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历史。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领导人民进行不懈探索和奋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有机统一在一起,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观的继承与创新,在实践上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满足了人民对民主政治生活的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顺利推进,人民诉求在民主政治实践中得以体现、得到回应,这是一个良性的民主政治运行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来自全国的人大代表们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和优势,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心声,切实代表和维护人民的利益,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于2024年2月23日再次来到成雅高速公路石象湖服务区,听取来往货车司机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拟提交的建议做准备,这是度庆明每年的“必修课”。每年全国人代会之前,他会聚焦发展堵点、民生难点、教育热点,确定建议选题、开展走访调研,所撰写的建议经常反复沟通、修改20余次,确保所提内容靶向精准、措施可行。

全国人大代表李半是一名一线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后,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履职六年来,他提出的许多建议都直击农民工群体面对的难题,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得到了推进和采纳。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扩大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O三O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只有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推动全社会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契合了普通大众朴素的正义观,法律是社会公共行为的规范,它代表着公平、正义和秩序。为此,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促进“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在全社会成长为一种法治自觉。

通过唤醒刑法第二十条,最高法院释放的信号之一是对法律执行力的加强。这意味着,在处理违法犯罪行为时,将更加严格地依法办事,确保法律的刚性执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越来越多司法机关和办案人员的重要使命,不断得到践行。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了更高要求。社会公众也意识到,遵守法律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更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通过见义勇为表彰、典型案例指引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社会公众自觉对不法行为说不、自觉与不法势力作斗争的法治意识,引导全社会共同践行和维护“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自觉。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请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曾被称为“沉睡的条款”。近年来,随着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的出台,可供遵循的法律依据越来越充分,具体的司法案例激活了正当防卫制度。刑法第二十条再次走入公众视野,也是在向全社会传达(       
①公正的判决可以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法律权威
②鼓励正当防卫,使见义勇为成为公民的必然选择
③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依法维护权益
④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增加有关国务院性质地位的规定,同时完善有关国务院职权的表述,规定国务院行使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职权。修改国务院组织法(     
①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②体现了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行使最高审议权、决定权
③旨在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④能够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不断加强中央政府法定权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情况。报告指出,自2016年种子法修订特别是2021年修订后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实施种子法,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这(     
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发展我国种业
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
③有利于促使相关各级国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
④说明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