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885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
2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个时期历史任务的确定是由(       
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B.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
C.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选择的
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7日内更新 | 367次组卷 | 10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3 . 每年三月,“两会”联袂召开,将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汇总代表议案及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并作为总的部署在全国实施。下列能正确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指明方向
②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③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
④国务院及各部委各司其职,发挥其行政职能作用
A.②—①—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86次组卷 | 90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甘肃省某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机制,以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为根本,全面推行“民事直说+”模式,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这一机制需要(     
①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
②收集群众微心愿,落实基层政权机关职能
③发挥党员作用,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④创新基层自治组织的形式,推动乡村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百年前,山河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如今,和平已至,百姓安康”“百年前,国弱家贫,艰难追寻世界的脚步;如今,国富民强,走向世界前列”“百年前,你们在乱世中扛起一面旗帜;如今,这旗帜犹在,初心不改”。近日,一组“1921年与2021年的中国”对比图被大量转发,引发无数网友感动、感慨。由此可见(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不负时代要求和历史的期待
④勇于自我革命、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8更新 | 81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测试政治试题
6 . 2023年3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首次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首次听取审议金融工作情况报告,首次听取审议国家监委有关专项工作报告,首次开展对“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的专题询问……这四个“首次”彰显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履职的根本原则
②勇于直面问题履行全国人大最高监督权
③标志着新时代的人大监督工作迈出新步伐
④不断创新和完善执法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2更新 | 478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进行网络征求意见,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这表明党(        
①坚持与时俱进,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网络延伸
②坚持科学执政,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③坚持民主执政,重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
④发挥基层组织的“连心桥”作用,巩固执政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这是因为毛泽东思想(     
A.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观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B.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为推进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C.在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回答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D.涵盖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遵循
9 . (党的奋斗目标的辨析)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的报告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体现了我党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追求。下列选项与上述观点的主旨不一致的是(  )
A.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春秋《管子·牧民》)
B.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礼记·大学)
C.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宋·苏舜卿《诣巨疏》)
D.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024-04-03更新 | 513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在工地现场,同农民工亲切交谈,强调“要更多关心、关爱农民工”;在出租客运公司,向“的哥”“的姐”征询对年节打车难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清洁站,称赞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为了人民的幸福,一往无前以赴之,夙兴夜寐以求之,不遗余力以成之。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①坚守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②是党工作的唯一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④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