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9 道试题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都是通过改革开放突破困局、不断走向新的成功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保守思想观念的禁锢,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让农村和城市竞相迸发出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①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更
④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陈某与付某于2016年1月结婚,后因感情不和于2019年4月离婚。2022年9月,吴某拿着付某2017年1月单方书写的18万元的借条将付某和陈某诉至法院,要求二人共同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18.9万元,并提供了2019年1月和2020年1月向付某讨要借款的微信聊天记录。陈某表示家庭无此项支出,并对此借款不知情。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①吴某对该借款是夫妻共同债务负有举证责任       
②微信聊天记录证据属于电子数据
③陈某需偿还本借款,因为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④吴某的起诉己过诉讼时效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3-06-23更新 | 305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联赛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宏大全球视野推进全面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迈入新征程,改革开放如何再出发?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改革开放何去何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此作出了指示,党的二十大是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风向标、信号灯和指挥棒。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宏大全球视野推进全面开放”的科学性。
4 . 围绕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某班的同学们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表述正确的是(       )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②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空想社会主义
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1更新 | 180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模拟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2022年,全民健身“热气腾腾”。滑雪、滑冰、冰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望已然成为现实;贵州黔东南、福建泉州、河南新乡,乡村篮球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骑行、掷飞盘、玩腰旗橄榄球,户外运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云走齐鲁”在线健身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的开展可以(     
①拓展体育消费场景,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②增加体育用品支出,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
③丰富体育服务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1更新 | 9311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政治试题
6 .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④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1更新 | 10926次组卷 | 6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这表明,“枫桥经验”(     
①在变与不变对立统一中不断完善
②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
③在解决社会的对抗性矛盾中不断发展
④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中不断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由此可见(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具体途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现,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9更新 | 123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是坚持中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也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走自己的路,就是解决在方向上“往哪走”、在方式上“如何走”的问题。党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没有既定模式的“套路”。①中国“站起来”,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拔新领异,创造性地处理“本本”和“实践”的关系,使“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活”的马克思主义,②中国“富起来”,是因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立足国情搞“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③中国走向“强起来”,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把握和引领时代,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把中华民族带入不可逆转的复兴进程。


请结合党领导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说明党坚持“中国道路”的正确性。
2023-06-17更新 | 177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模拟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却易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长远来看,更会对自然界和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尽管“限塑令”已推行近15年,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依然普遍。其原因在于(       
①使用的非排他性导致需求增加            
②使用的便利性刺激需求增加
③使用的广泛性决定供给增加               
④无视环境成本的自发性造成供给增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4更新 | 7443次组卷 | 4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