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9 道试题
1 . 《道德经》第六十章记载:“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怎么会与“烹小鲜”联系起来呢?这是有典故的:商汤时期,汤向臣子伊尹询问饭菜的事。伊尹建言,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循序渐进,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遂重用伊尹。从此,但凡是有作为的执政者,无不从“治大国若烹小鲜”中汲取治国理政的营养。“治大国若烹小鲜”体现了(     
①度是保持事物本质不变的相应临界点
②事物发展的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③事物量变为新的质变开辟了发展道路
④要在积极有为中实现发展的最佳状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高三三模政治试卷
2 . 冻梨切块变成刺身,索菲亚大教堂旁升起“人造月亮”,鄂伦春族牵着驯鹿巡游……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掀起了一场冰雪文化热,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众多哈尔滨“宠爱”南方游客的热门内容,带动冰雪旅游市场呈现井喷需求新景象。“尔滨,我来了”也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的选择。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成功秘决在于(     
①依托现代传媒手段,致力于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③顺应居民消费升级,促进文化与经济相结合
④融通中外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某社区结合“老有所为”行动试点,建立银发人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引导退休老人广泛参与文明劝导、纠纷调解等基层治理工作,实现基层群众矛盾“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该社区的做法(     
①充分发挥银发人力资源优势,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②创新社会纠纷的解决机制,能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③丰富了基层自治的实践形式,提高社区自我管理效能
④发挥了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某日凌晨,小陈被楼上邻居小涛唱歌的声音吵到无法入睡,遂到小涛的住处敲门。小涛开门后,小陈将手扶在门框的外沿,提醒小涛在夜深时应降低声音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小涛心有不满,应和后转身返回并用力关门,门夹伤了小陈的右手。经医生诊断,小陈的右手4、5指不同程度骨折,共耗费各项治疗费用13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涛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
②小涛未能注意权利行使的界限,违背了相邻关系处理原则
③小陈的健康权遭到侵害,可要求小涛消除危险、恢复原状
④小陈享有劝阻邻居扰民的权利,实质是动产所有权的延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55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生产力跃迁升级,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数据生产大国,在数据要素发挥作用方面有独特优势。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自2024年开始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推动数据要素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协同,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突破传统资源要素约束;促进数据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加快多元数据融合,以数据规模扩张和数据类型丰富,促进生产工具创新升级。随着数据乘数效应的加速释放,数据也将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驱动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加速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明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是一次提振信心、开辟未来之旅。

一座钢厂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合作项目,“救活一座厂,改变一座城,造福老百姓”成为塞尔维亚家喻户晓的故事。构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塞铁杆友谊的升华,也彰显了双方共同的价值理念,助力两国加快各自现代化进程。
一场对话中法两国都拥有灿烂文明,两国在教育、科技、民间交往等领域都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法中青年正在续写两国友好交往故事,中国在法留学人员超4万人,在旅游领域,随着双方采取便利人员往来的措施,两国人民获得了更多直接交流的机会。

一个目标中国银行等多家中国金融机构在匈设立分支机构。同时,欧中在绿色技术方面的合作将有助于双方加快实现减排目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企业纷纷投资匈牙利市场,促进了匈中经济、金融、科技、物流等领域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这三个“一”的故事如何提振信心、开辟未来的。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创作灵感来自延安木刻版画,以延安木刻版画经典作品作为线索串联全剧,从中提炼舞台画面和意象。剧组在多次排练后,吸纳提炼了来自观众、专家等近400条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剧本,经历5个月时间打磨提升,为观众带来全新感受。此外,本轮演出还对作品的篇章结构与叙事线索进行了调整,分为厚土”“破晓”“永生3 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承载独立的叙事任务,从多个角度拓展作品的深度。

以舞入画、舞画交融,《杨家岭的春天》融合了舞蹈与版画两种艺术形式舞蹈以其流动的线条和动态的肢体语言,为静态画面赋予了丰富的情感与力量。通过动作表达,再加上对版画的感悟,转换为戏剧化的场面,从而实现精神的升华,让观众在版画家的牺牲中,在战士们的人桥上,感受人民的不屈意志。

(1)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是如何通过联想思维实现《杨家岭的春天》的创新性改编。

材料二   有很多观众认为《杨家岭的春天》是一部好的舞蹈诗剧。有一位文艺评论家认为,如果艺术作品具备独特的创意,或者能角色塑造有趣,就是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因此观众A认为,如果不是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说明不具备独特的创意,或者角色塑造不有趣。

(2)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A的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读者在鉴赏时,将这九种事物组成由近及远的三幅画面;再将这三幅画组合在一起,便能领会“羁旅之苦、漂泊艰辛”的“言外之美”。

“言外之意”是表达者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其表面意义之外的内容。“言外之意”现象备受青睐,是因其具有“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这种“审美余味”,来自于理解过程中,接受者在辞面信息刺激下,调用积累的相关知识,结合语进行筛、加工,进而理解“言外之意”。

接受者的思考过程,就是在字面信息刺激下,通过联想搜寻与字面相关的信息,再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再现形象,或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这种一定范围内精神自由驰骋的快感和自我思考的满足,便带来了审美愉悦。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言外之意”,可以带来“不尽的审美余味”。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题
9 . 农业大国的“生成密码”藏在千年不衰的灌溉工程里。安徽七门堰串荡成渠,连塘为蓄,形成海绵型生态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湖大堤石工墙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发挥“砖性不坚”的材料特质,形成现代土木科学中典型的“弹模过渡带”,在当时极具领先性。中国古人的治水智慧在于(     

安徽七门堰串荡连塘示意图周桥大塘石工墙剖面示意图
①因地制宜,在灌溉工程的劳动中塑造了人类治水文明的多样性
②善于逆向思考,将自然事物的功能迁移到防洪与扩水的功能
③聚焦治水的主要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以解决民众需求为导向,平衡工程建设、自然环境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卷
10 . 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规模稳步增长,并更多向亚洲、非洲地区最不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倾斜。开展技术合作、援外医疗工作等方式更加多元,改革对外援助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可见,中国发展国际发展合作(     
A.聚焦对外交往的双边合作,深化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
B.着眼于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中国行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C.支持补强全球治理体系的南方短板,增强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能力
D.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外交宗旨,做好世界秩序的维护者
7日内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