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9更新 | 65次组卷 | 55卷引用: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导学案
2 .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2023-11-19更新 | 351次组卷 | 415卷引用: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学案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涉及、西方法治理论无法解决的重大理论和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思想(     
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②能科学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③以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为根源
④为我国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提供具体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06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4 . 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强调,加强法治建设,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我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这体现了(     
A.我国人权发展既顺应时代潮流又适合本国国情
B.法治的完善是保障我国人权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C.人权不具有阶级性,保障人权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D.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最终目标
2023-08-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5 . 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吴某某强奸、聚众淫乱案一审公开宣判: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附加驱逐出境。被害人发文称:终于等到了。感谢中国的法治,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罪犯,即使他是大明星。这表明(     
①坚持良法之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③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求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④推进法律的有效实施,努力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7更新 | 1605次组卷 | 55卷引用: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导学案
7 . 2022年2月15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提出,2022年要“一校一策”稳妥实施《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该意见对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支持和保障校长行使职权、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可见,该意见(       
①属于党对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领导
②要求中小学校的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
③要求校长切实履行校党组织的领导职责
④要求校长在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华法系空间范围主要是以中国法为母法,最初产生于夏朝,以后经商朝到西周时期逐渐完备。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成文法在各国颁布,到秦朝时中华法系有了雏形。此后,经过西汉和东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八百多年的发展,到隋唐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都很成熟,自成体系。下列关于中华法系发展的历程,传导正确的是(     
①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②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③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④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议》并为历代所传承和发展
⑤中华法系是各国立法都应遵循的基本法律
A.③→⑤→①→②B.①→②→④→⑤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不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首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材料表明(     
①基本国情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选择中国发展的道路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社会发展的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2年12月4日到10日,是我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某市举行“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市聋校学生同步手语表演《宪法伴我成长》;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此举(     
①旨在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促进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
②维护了宪法权威,通过法制教育惩治违法违纪行为
③可以引导国家公职人员依宪、依法办事,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有利于引导全民懂法守法,有效监督公共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9更新 | 2342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