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适当的引经据典可以阐明透彻的思想。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留下了不少关于法治的名言警句。下列最能说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的古语是(     
A.公生明,廉生威。——郭允礼
B.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C.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D.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2022-06-25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2 . 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早在几百甚至几千年前,我国的古人先贤们就留下了不少有关法治的名言警句。下列名言警句体现法治的有(     
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②欲知平直,则必准绳
③赏不私亲近,罚不讳强大④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4-04-24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终胜利,他们首先必须自己努力: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的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下列名言警句和党要“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相一致的是(     
①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
②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1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学考)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下列名言警句与材料的主旨相符合的是(       
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②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
③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④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如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等。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引用相关名言警句,比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这说明(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②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焕发着时代价值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培育法治文化提供了精神滋养
④人们的法治意识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和浸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 崇尚实干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秀品格,历史上一直流传着许多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风尚的名言警句。
p“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q“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r“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下列对上述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①p使用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②q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③r使用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④p、q、r都使用了关系判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知名喜剧演员吴孟达2月27日在香港病逝,让香港和内地的很多网友陷入悲痛之中。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条微博,写着“我是中国人”,令无数网友集体致敬。透过这短短五个字,人们读懂了他对国家朴素而自然的爱。下列名言警句与达叔最后一条微博相契合的是(     
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       ②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5-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历史深刻昭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立场关系民族前途命运。下列名言警句与党的根本立场相一致的是(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9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豪的名言名句。品读习近平引用过的“三苏”名句,其中与依法治国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①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③罚疑从去,所以慎刑——健全落实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推进严格执法,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诗赋外交”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领导人在多种外交场合,无论诗词歌赋还是古诗名言,均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外交张力,给严肃的政治外交增添了人情味,平民性和公共性。以下古语能体现我国外交活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①亲人善邻、协和万邦 ②以和为贵 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④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