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47 道试题
1 . 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2 . 习近平主席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其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C.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D.思想不断革新和社会财富不断积累
2024-06-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3 . “直过民族”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直接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直过民族”迎来了新的历史性跨越,逐渐摆脱千年贫困加快拥抱现代文明。“直过民族”跨越式发展(     
①是跳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成功实践
②使当地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革
③表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4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有(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应“毕其功于一役”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024-06-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5 . 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4周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
③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④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6 . 五四运动(又称“五四风雷”)是1919年5月4日由爱国学生、工人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对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有(     
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提供了现实道路
④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7 . 某班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定的主题是“新中国峥嵘岁月——社会主义改造”。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共享了一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和所学知识,可以感悟到(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构筑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社会主义改造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8 . 19世纪初,圣西门的理想是要建立“实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欧文进行了“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这些都表达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但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     
①他们主张阶级调和,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②他们的理论比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更早
③他们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揭露和批判
④仅从内心的正义理性出发,拥有唯心史观的局限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
9 .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农民,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同时又与封建地主阶级盘根错节,共同压榨劳苦大众。这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对于中国的改革,有人如此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需傲霜雪”。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梅花扑鼻香——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发展方向
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的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创新
③黄金无足色——要看到改革带来的巨大成就,同时不能忽视亟需正视的问题
④仍需傲霜雪——要绕过深刻转型中积累的问题,寻求改革的捷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3更新 | 372次组卷 | 42卷引用: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检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