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3 道试题
1 . 假言判断的种类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反映事物情况之间___的判断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反映事物情况之间___关系的判断
常用联结词“如果……那么……”___

“……当且仅当……”

条件关系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2024-02-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2 . 分类:包括商事仲裁、____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____仲裁。
2024-02-0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课课时1  认识调解与仲裁
3 . 诉讼的差异表现:在案件性质、____、提起诉讼的____、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
2024-02-0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课课时2 解析三大诉讼
4 . 诉讼法人三大类型:民事诉讼、____诉讼和刑事诉讼。
2024-02-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课课时2 解析三大诉讼
5 . 思维的概括性特征: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________的属性,抓住____________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2024-02-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6 . 思维的能动性特征:思维在____中产生,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____。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2024-02-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7 . 思维的间接性特征: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____、已有的____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____事物的认识。
2024-0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8 . 民事权利限制的内容
(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_______
(2)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_______、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2024-02-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课课时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9 . 对知识产权的限制
(1)作品的合理使用
①含义: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_______
②情形: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_______,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_______、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_______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_______,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2)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①含义: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_______
②情形:报刊_______其他报刊已经刊登的作品;在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_______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
2024-0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课课时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10 . 对于人身权设定了界限
例如,对经营者的_______质量或者_______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_______所必需的。但是,借机以诽谤、_______、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2024-02-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课课时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