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下面是国务院组织法新修订内容摘要。

◆修订草案第三条:明确国务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修订草案第六条:将国务院职权的表述修改为“国务院行使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职权”。

◆修订草案第十三条:完善国务院设立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的原则,根据宪法规定保留现行法中的“精简”原则,同时增加规定“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

◆修订草案第十六条:国务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修订草案第十七条:国务院健全行政监督制度,加强行政复议、法规和规章备案审查、行政执法监督、政府督查等工作,坚持政务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论证国务院组织法修订的必要性。
今日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不惧风雨、行稳至远】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2023年,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

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这一年的步伐”再次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备案审查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宪法法律监督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对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对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依法予以处理、纠正或者撤销。2017年以来,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超过2.1万件。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报告披露了多起典型案例,如判定全面禁燃烟花爆竹的地方性法规不合法,某地通告对涉罪人员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权利进行限制违背罪责自负原则等,受到广泛关注。

同时,由于相关制度规定过于分散,且相对原则,不易操作,难以满足审查实践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出台,这是我国首次以具有立法性质的决定形式,对备案审查作出专门规范。该决定围绕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将散落在宪法、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中的备案审查条款集中在一起,并对原则化的规定做出进一步细化。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14亿中国人用改革开放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以前所未有的跨越、举世瞩目的成就,给国家以富强,给社会以进步,给人民以信心,给世界以震撼。回看45载奋斗,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路坦途。这期间,惊涛与礁石搏斗、旧水与新流争势,但改革开放趋势之顽强,目的之确然,却非任何因素可以抵挡。我们深谙“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航段,继续做好自身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国家信念,是中国无可撼动的确定性。

继续做好自身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国家信念,具有无可撼动的确定性。


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
2023-12-23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两次生死考验。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挽救了中国革命。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重要路径。


请分别列举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例,论证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是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指引我们改变命运——站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引领我们创造奇迹——富起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指导我们开创未来—强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再一次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依据。
(3)请从材料中找出一个复合判断的语句,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
22-23高一·全国·课堂例题
7 . 探究与分享,第3页。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结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2023-10-31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中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及相关史实,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9 . 保护海洋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材料一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2条规定:“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第194条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活动不致使其他国家及其环境遭受污染的损害”;第207条规定:“在最大可能范围内的海洋环境中尽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材料二   日本政府2021年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2023年1月进入试排放,排海时间预计将持续30年之久。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关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即可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届时海洋环境将被污染,人类食用被污染的海洋生物,污染的海水接触到陆地,所产生的危害将不可预计。

材料三   中国多次在联合国及其他场合敦促日本在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正视国际社会合理关切。中方表示,日方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义务。日方以经济成本为由选择向海洋排放,向全人类转嫁核污染风险,严重危害全人类共同利益。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以“保护海洋环境,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主题,就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撰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8-31更新 | 38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商品、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给发达国家带来巨额财富,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

材料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失衡、治理失灵等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化进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反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

材料三   2022年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明确的规则和承诺降低市场波动:以协同、包容而非零和博弈的方式,减轻区域市场一体化对最不发达成员国的冲击,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面对各种反全球化思潮,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将走向终结。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观点加以评述。
作答要求:
(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
(2)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023-07-10更新 | 4469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