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

材料一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其建设以北极东北航道为核心(下图),该航道每年会根据北极冰情进行调整。

在“冰上丝绸之路”上,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北极LNG2项目是两颗能源“明珠”。中国企业先后承建了亚马尔LNG项目140多个模块中的85%和北极LNG2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全部模块。2022年,亚马尔LNG项目实际产出超过2100万吨。2023年,北极LNG2项目成功投产。

2023年8月至9月,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企业首次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向中国运送液化天然气,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俄两国的持续努力使北极的航道资源和能源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为全球各国在北极的能源开发创造了机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驱动力。

材料二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阐明我们在冰上龙舟赛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冰上龙舟运动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辩证否定观。
(4)“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令当时的欧洲人特别钟爱,由此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古往今来,瓷器、太极拳、京剧、汉服……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知识,任选一文化载体(龙舟除外)写一段推介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2024年2月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专项行动中加强与市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协作,推进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严厉打击大气污染、盗伐林木等环境资源类犯罪,重点办好电信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力度。

该检察院不仅聚焦民生领域热点问题,还紧盯重点人群的急难愁盼,加大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力度。推进全市检察院“一张网”数字化建设,力促解决农民工烦“薪”事,为妇女儿童和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检察服务;联合街道社区开展释法说理,力促老人赡养问题等民生“小案”和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检察机关将继续以高质效办案书写“检护民生”答卷,为守护人民美好生活贡献检察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该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意义。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郝某常请朋友去家门口的A餐馆吃饭,除了方便、口味不错,还因为老板爽快,每次买单遇到总价不是整数时,都主动抹了零头,但最近的一次很不愉快。郝某这次实际消费了529元,买单后才发现被收了530元,于是顺口问了一句:“咋还多收了我的钱呢?”新来的收银员不认识郝某,斜眼问他:“你差那一块钱吗?”郝某感觉被冒犯,与对方争吵了起来,要求返还一元钱并赔礼道歉。没想到老板这次也较真了,拒绝返还,理由是过去每次的抹零加起来远不止一元钱。

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A餐馆老板能否多收这一元钱并说明理由;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和解,郝某坚持维权,请你给他一些建议。
今日更新 | 72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4 婚姻与家庭、就业与创业、社会争议解决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市创新实践形式,提高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能力,让基层民主落点更细、效果更实。

该市成立多家立法联系点,由人大代表作为立法信息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先后就有关文明乡村、优化营商环境的多部条例开展意见征询,收集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人大立法议案,充分发挥了立法“直通车”作用。在各街道建立居民议事平台,推举产生包含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在内的人员成立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商经济社会发展事项、票选民生实事项目。在人大代表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企业设立184个营商环境监测点,收集大量一线信息,并及时交办、督办政府相关部门,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难题300余件,有力推动了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市人大代表在基层民主实践中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今日更新 | 58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人民当家作主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辈子有多长,能干多少事?1938年出生的“油菜院士”傅廷栋,从“小傅”到“傅老”,带领团队培育出80多个油菜品种,有力解决了我国油菜产量和品质两大问题。

“下田有瘾”的傅廷栋和团队在1999年发现,如果能在西北地区的盐碱地上复种饲料油菜,不仅能解决北方冬天畜牧业缺少新鲜饲料的问题,还可以做绿肥,改良盐碱地。在前期几十年研究基础上,团队历经数千次尝试,最终从3000多份油菜资源中筛选出40多份耐盐碱材料,育成了耐盐碱性好且抗病性强的油菜品种,在西北盐碱地上成功种植油菜,并不代表能在其他类型的盐碱地上取得成功。为了能在全国三类盐碱地上都能种上油菜,傅廷栋带领团队走南闯北,提取土壤样本,制成全国盐碱地数据库,创建油菜的盐碱地培养链,最终选育出的一系列优质油菜品种,能够在绝大多数盐碱地上存活并得到大面积种植,其中,在内蒙古、新疆等地青饲料亩产可达5000公斤。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80多岁的傅廷栋说:“科研就得围着农民转,多到实践中去,才会有新的发现。”

(1)结合材料并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阐述傅廷栋如何在成就人生价值中笃行民族精神。
(2)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阐明傅廷栋团队在耐盐碱油菜的研究与推广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
今日更新 | 772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5 逻辑与思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1978~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指数)。

注:GDP指数上年为100,因此当年大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正增长,小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负增长。GDP指数减去100即得到经济增长率。例如,GDP指数108代表经济增长率为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基础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4万亿元跃升到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底气和活力。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充满底气和活力的原因。
(3)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请你为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不超过150字。)
今日更新 | 574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11 经济全球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年年初,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3年放缓,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2020年至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2%,为30年来最疲弱的5年期增速。

材料二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各种有关“脱钩断链”的声音不绝于耳,“友岸外包”“去风险”等,成为一些国家应对全球信任赤字的重要抓手。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合作晴雨表》指出,在2012年至2020年,全球合作呈上升态势,但从 2020 年到 2022年,全球合作指数开始掉头向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全球经济 碎片化可能让全球 GDP 减少7%。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启动的一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全球化,其共识的信念体系聚焦在经济领域的收益最大化,用比较优势拉伸了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度。随着国际产业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分工合作深度的不断扩大等,不同价值观、认识论和习俗等的碰撞日益增加,导致各 方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安全和信念认同问题。而现有的全球贸易体系和争端解决机制等,对此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在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上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主张在经贸往来中采取出口管制等方式“去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另一种认为只有合作才能重燃解决问题的动力。

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对论坛中出现的声音加以评述。 作答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 字以内。

8 .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有作为的新局面。

材料一   面对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只有立足自身发展,才能为新时代大国外交提供足够的内生动力和支撑。中国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积极探索超越传统大国关系中“国强必霸”与“修昔底德陷阱”等窠臼的路径。

材料二   美国的优势战略立足于其在军事、科技和制度等领域不容挑战的领先地位,进而形成排他性的独特权力。美国通过主导国际秩序、运用联盟力量、利用离岸平衡术的借力打力、制造和利用危机以及充分运用软实力等手段来达到维持和延续霸权的目的。

材料三   中国坚定走团结合作的人间正道,在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中国致力于提供更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共产品,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评价中国外交的本质是“中方对国际权力的追逐”。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1)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有力。
(2)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为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年来,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国家情报法、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数据安全法等国家安全专门立法相继出台,全面筑牢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法治基石。面对国外霸权全方位遏制打压,党领导人民充分发扬斗争精神,进行针锋相对、有理有力的反制,在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同时,塑造总体稳定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设立“4·15”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声音、呼应社会关注、公布重大案件、解释安全法规。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途径进一步拓展,防范身边风险的国家安全意识、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某菜市场”由绿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该公司向菜市场租户收取摊位综合管理费,同时负责菜市场的清洁卫生、安全保障、维持秩序。刘某自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租赁该菜市场的摊位,用于售卖蔬菜。

2022年10月18日7时05分,唐某前往该菜市场买菜,行走至摊主刘某摊前,踩到地上的塑料袋滑倒受伤,被诊断为右髌骨粉碎性骨折。据菜市场监控显示:当天6时35分,绿某公司清洁工打扫完刘某摊位前的卫生并拖着垃圾车离开;6时36分,刘某站在其摊位旁的人行过道上持续将若干包裹蔬菜的塑料袋扔向地面。于是,唐某将刘某和绿某公司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人民币11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判决唐某自行承担20%的责任;刘某承担80%的责任,赔偿唐某人民币3.3万余元;绿某公司承担30%的补充赔偿责任,赔偿唐某人民币1.2万余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