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3月,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对“三大全球倡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尤其呼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的心声;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安全理念,重视综合施策,坚持合作之道,寻求可持续安全,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智慧;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所有国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因何提出“三大全球倡议”?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02年《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签署以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始终坚持以宪章精神为行动指南,逐步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国际组织成长壮大之路。成员国坚持不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各自发展道路,照顾彼此利益诉求,为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上合组织是如何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中作出贡献的。

3 . 海南省勇担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奋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不断谱写新篇章。在党中央和省党委的部署下,省政府出台具体举措:系统谋划扎实推进重大改革特别是扩中提低改革;鼓励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创新创业实现共同致富增收;构建先富带后富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以“扶一把、送一程”的方式助力山区县发展特色产业;支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用制度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海南省是如何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2024-05-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为全国探路。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首创并先行先试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通过农村改革赋能,浙江率先走出了一条从温饱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并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的相关知识,分析浙江农村改革的合理性。
2024-04-29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二中钱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10日,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设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限制美国主体投资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

如果美方这项行政令实施,势必会执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对美国自己也是百害而无一利。以芯片产业为例,据业界统计,业先进芯片的生产包括1000多个工序,需要超过70次跨境合作来完成。美方违背市场规律,人为地推动“脱钩断链”,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更何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美企要是离开了,利益必然受损。

经济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政治大棒硬拦是拦不住的。这一点已破事实一再证明。《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2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下降12%的背景下,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增加5%,达到创纪录的1891亿美元。这一“逆势上扬”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也预示了美方以政治干预经济做法的必然结局。

有人认为,美方强推“脱钩断链”,阻挡不了中国发展,最终会被自己发出的“回旋镖”扎伤。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4-04-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对世界形势作出清醒的判断,为全球治理递交中国答卷,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厚实的中国底气。

中国始终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坚毅、坚决与损害中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作斗争,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斗争。以“达则兼善天下”的担当,积极向周边国家、落后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将改革开放40余年发展成果惠及全球。以“万物并育不相害”的气度,不断打造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秉承“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先人智慧,倡导并带头实践“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指导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一系列中国主张向世界传递着大国外交的“正义之声”,也有力地回答着“世界之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厚实底气从何而来。
2024-04-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从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23年的28家。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却面临着“转型的火山”:我国民营企业家族企业比较普遍;主要分布在技术含量不高、竞争性强、市场饱和的制造业和商业等行业;科研能力不足,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侵犯知识产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加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到位等外部因素。我国民营企业面临发展瓶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改革举措,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2024-04-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二中钱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架起“连心桥”——解码“四下基层”

35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35年来,福建广大领导干部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从“天边”到“身边",“调查研究下基层”从“问题”到“破题”,“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诊”为“出诊”,“现场办公下基层”从“会场”到“现场”……深入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架起连心桥,当好贴心人。“四下基层”这一发源于宁德的重要制度,彰显出巨大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给予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中华大地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四下基层”为什么能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指明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明确提出,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判明我国发展环境的“变”与“不变”,正确把握各方面重大关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领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更为波澜壮阔的航程。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新环境带来的新挑战而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科学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兰,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的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