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以法治保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因此,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1.(多选)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因出租土地获得收入充分实现了物的使用价值
B.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
C.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会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生产用途
D.通过招标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后、可采取质押方式流转土地承包权
2.赵某山系知名演员,在乡村中有广泛影响力。张某经多次整容后外形酷似赵某山,并改名为赵某水,以此姓名和外形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下列正确的是(     
A.张某故意整容成赵某山外形,并以此外形拍摄商业广告侵害了赵某山的肖像权
B.张某故意改名为赵某水,并以此姓名拍摄商业广告侵害了赵某山的姓名权
C.张某整容、改名,并以此拍摄商业广告的行为侵害了赵某的名誉权
D.张某的行为不构成对赵某山肖像权、姓名权的侵害
3.(多选)某旅行团在一休闲观光牧场游玩时,原先温顺的牛因受到外界刺激引发伤人事故。关于牧场责任,分析正确的是(     
A.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B.牧场管理人通过证明自己尽到管理职责而免责
C.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D.牧场管理人通过证明游客行为存在过错而免责
4.(多选)某日,牧场老板王某向陈某发微信“我要购买800顶户外帐篷,200元/顶,5天内送达,货到付款”。陈某回复“价格没问题,需款到发货”。次日,王某微信转账全部货款,陈某准备发货。但当天发生地震,无法按时送达。这一买卖过程中(     
A.陈某的回复行为构成了承诺B.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帐篷
C.双方订立的合同属于书面合同D.双方可协定采取补救措施
5.王某牧场长期生产销售“牛大王”牌保健品,但一直未注册商标。隔壁牧场主李某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并获得“牛大王”这一注册商标,开始组织生产“牛大王”牌保健品。对此,王某(     
A.应以李某侵犯商标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可以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C.未经许可不得在其生产销售的保健品上使用“牛大王”商标
D.可以在其生产销售的保健品上使用与“牛大王”近似的商标
6.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涉及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的民生问题。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但我国种业发展仍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等问题,亟须破难题补短板。因此,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不仅要“破难题”聚焦少数主要依靠进口的种源,也要“补短板”充分挖掘优异种质资源。这一结论()
A.正确运用了关系判断,对认识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B.正确运用了联言判断,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情况
C.正确运用了选言判断,明确了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D.正确运用了条件判断,反映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
7.(多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在不少人眼中我国粮食连续丰产是理所当然的,但2021年罕见秋汛、涝灾致多地小麦晚播,2022年夏季极端干旱和持续高温影响秋粮抽穗授粉,加之应对病虫害暴发等灾害使得2022年粮食丰产的实现,是非常艰难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在对粮食产量的定量分析中找到了粮食丰产不易的原因
B.运用整体性思维能形成对粮食丰产不易原因的完整认识
C.使用共变法找到了自然灾害与粮食丰产不易的因果联系
D.辩证思维在揭示粮食增产不易诸多原因中发挥重要作用
8.(多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袁隆平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水稻,试种后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推断其为天然杂交水稻。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2021年5月,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学家的“超级稻”项目再获佳绩。袁隆平在科学研究中用到的辩证思维有(     
A.归纳推理,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B.发散思维,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创新突破口
C.辩证否定,没有对旧事物统一体的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
D.质量互变,把握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9.刘某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高手,他除了自家承包的土地之外,为了扩大生产,他又从村集体承包了50亩土地,建起高标准的蔬菜大棚,扩大蔬菜生产规模。为了方便做生意和孩子读书,刘某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蔬菜销售不好,刘某资金运转不畅,遂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获得银行贷款30万元。
材料中涉及的物权类型有哪些?刘某将自己在农村的房子卖给了同村的蔡某,两年后刘某再向村委会申请宅基地,他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10.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守牢防返贫与粮食安全两条底线,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从根本上把握有效应对的主动权,确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底线思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种保持战略定力、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思维方法,其基本内涵是: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坚守底线思维,要有守底线意识,或者叫战略定力意识、红线意识、原则意识、规矩意识,就是不管形势如何发展变化,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始终确保“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确保不朝令夕改地触红线、逾底线、坏规矩,确保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坚守底线思维,要有进取意识,或者叫攻坚克难意识,就是不畏风险,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防范、管理、应对、处置和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以赢得主动权,争取最好的结果。搞改革,尤其需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意识。


(1)运用辩证思维的有关知识,我们应如何理解“底线思维”中的底线?
______
(2)结合材料,我们应如何处理好底线思维和适度原则的关系?
______
2023-05-0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等级性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