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1 . 借着传统文化回暖的东风,汉服通过媒体得到广泛传播,小到抖音小视频,大到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都会看到美丽汉服的身影,商业汉服走秀逐渐形成了一股风潮,不少汉服爱好者也会穿着汉服走在大街小巷。汉服之所以能从小众到“破圈”,是因为(   )
A.契合中国人的审美视角和价值追求
B.现代科技增强了汉服文化的传播力
C.引领了现代服饰文化发展方向
D.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 . 习近平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以茶酒巧喻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旨在强调(   )
A.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B.各种文明之间要和睦相处、交流互鉴
C.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各具特色,激烈竞争
D.不同国家的文化因相互交流而具有共性
3 . 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借冬奥舞台悄然绽放,2022北京冬奥会将奥运文化与“中国风”充分融合。颁奖花束不使用鲜花,而采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束,寓意着温暖、祥和,同时践行了可持续的理念,能够永久保存。由此可见(   )
A.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B.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冬奥平台能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023-01-0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综合模拟政治试题(四)
4 .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包含“以人为本”“天下大同”等一系列以和平发展为宗旨的思想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推动人类共同体作为根本任务,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形成了“世界大同、天下太平”的大国外交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等领域,善以传统文化之“笔”做好外交“大文章”。这反映了(     
A.文化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精神武器
B.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C.中华传统文化因传承而具有时代价值
D.文化能够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2023-01-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综合模拟政治试题(四)
5 . 敬老爱老是中华传统美德。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广大老年人美好生活的需要,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的要求,推动了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
A.积极应对变化,传承发扬中国传统“孝”文化
B.勇担社会责任,着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C.汲取群众智慧,积极制定保障人民利益的法律
D.倾听人民呼声,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奋斗
2023-01-0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综合模拟政治试题(四)
6 . 2022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当代中国青年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只有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体现了(   )
A.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B.部分的功能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C.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D.当代青年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023-01-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综合模拟政治试题(四)
7 .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从地委书记任上退休后,杨善洲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当地群众植树造林,22年如一日。到他去世前,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已经变成了一片林海。这启示我们(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C.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D.人的个性发展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独特贡献方式
8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说明(   )
A.党始终坚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
B.我国坚持将法治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D.党永葆初心,不断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2022-12-31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综合模拟政治试题(五)
9 . 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表明(   )
A.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适应了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B.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C.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是衡量中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标准
D.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探寻离不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10 . 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之后再持续下降,碳中和是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既是一场深刻的能源、技术和产业革命,也是一个结构转换、动能转变、低碳转型的艰苦过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上述承诺,需要(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B.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
C.创新市场监管方式,用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D.大力发展低碳技术,用科技创新助力减污降碳
2022-12-31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综合模拟政治试题(五)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