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曾多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阐明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带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信。下列经典名言与其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中的一句名言,后世很多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不同解释,无论怎么解释,都是以烹饪比喻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都引用过这一名句,并赋予它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要“烹好小鲜”关键一环看厨师。“烹小鲜”前提是熟知“小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控制火候,调和五味,这是烹小鲜的章法。治国也要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充分了解国情、体察民意的基础上施政。既要有“烹小鲜”的细心与耐心,不能懈怠松弛,也不能操之过急,做到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又要有“治大国”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做到科学执政、合理施政。


结合材料对“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政治智慧的解读,运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做好治国理政这篇文章。
3 . 《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书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下列名言名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坚持依法治国
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②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③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生动讲解了习近平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和经典故事,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下列名言名句蕴含的道理与“十四个坚持”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③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篇》),指出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张拭《论语解序》)
②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道德经》)
③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吕祖谦《东莱博议·葵丘之会》)
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10-19更新 | 1394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