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20 道试题
1 . 《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为部署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2024年起,各省(区、市)省级统考对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科类基本实现全覆盖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这一要求(     
①表明音乐类等考试与艺术类招生之间存在属种关系
②依据科学的标准,对艺术类招生作出了一个肯定的判断
③依据判断的量,对艺术类专业作出了一个直接的特称判断
④明确了艺术类专业的“外延”,是相关招考工作的重要遵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三5月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2021年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2022年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再到2023年3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相继提出三项重大倡议,深刻回答全球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各国如何实现共同安全、不同文明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等重大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当今世界发展和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思想引领。

2023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倡议各国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联合国权威及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主要平台地位。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安全问题,为当代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一份综合解决方案。

2023年4月,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坚持“三个尊重”“三个从不”:中方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阿富汗人民做出的自主选择,尊重阿富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中方从不干涉阿富汗内政,从不在阿富汗谋求私利,从不寻求所谓势力范围。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推进全球安全。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18岁的小赖和15岁的小曾相约一起去图书馆。途中,小赖使用自己的移动设备扫码解锁共享电动自行车后,将其中一辆交给小曾。小曾在行驶过程中,与同向行驶的官某发生碰撞,造成官某骨折。经S市M区交警大队调查认定:小曾在本次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官某承担次要责任。因赔偿问题,官某诉至法院。本案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①官某可将治疗费用单据作为书证并在法庭调查阶段出示
②因小赖存在电动自行车转让过错,为此应承担相应责任
③若小曾父母对交警大队认定结果不服,可向S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不管共享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是否存在管理问题,都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小王在汽车4S店相中了一款车型,但没有在现场签订书面购车合同。离开后,小王关注了该店的微信公众号,并与销售人员通过微信聊天的方式继续沟通,最终敲定了汽车价格。销售人员通过微信方式向小王发送了《车辆订购确认书》,小王微信回复同意并支付了2万元定金。之后小王反悔拒绝提车,双方为此诉至法院。对此案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王的付款行为实质是在履行该合同
②微信聊天内容及《车辆订购确认书》内容是口头形式合同
③小王拒绝提车构成违约,4S店有权不予退还定金
④不是在现场签订合同,该买卖合同不成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法制与法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下列关于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A.法治强调的是法作为制度化构成物所形成的统一体,而法制则首先强调法作为社会控制工具在治国方式中的地位和功能
B.在任何国家中都存在法制,而只有在民主国家中才有法治
C.法治总是与专制、特权相对立,而法制并不必然意味着这种对立,它可以充当专制、特权的工具
D.有法治必然有法制,但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6 . 2024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近年来,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数字敦煌”已经成为面向全球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品牌。各类艺术展览、学术活动等正走进国内各个城市以及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这有利于(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激发民族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④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艺术创造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 “法律明白人”作为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的“多面手”,既是农民身边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也是矛盾纠纷化解员和法治实践引导员。他们依法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有利于(     
①拓宽基层民主管理的渠道,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②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积极协调各方的利益
③发挥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全民守法
④进一步增进社会共识,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102年来,党把改变民族命运的进程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同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携手前进,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胸怀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显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视野、全球眼光和天下胸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     
①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把人民的愿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文明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科技集群”排名显示,在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占据了三席,成为集群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排名中,中国以24个首次位列全球第一。

2023年9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自2007年发布以来,中国在各项排名中上榜的频率越来越高,反映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创新驱动指数为336.3,同比增长15.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贡献者,并成功转型为世界领先的创新、创意和科技中心之一。

近年来,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是,令西方国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技术封锁并没有遏制住我国的发展,他们越是打压越是封锁,中国就越是强大。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必然性。
10 . 2024年1月9日,不丹进行国民议会第二轮(最终)投票。根据选举结果,在总计47个选区中,不丹人民民主党赢得30个选区,锁定胜局,将组建政府。人民民主党竞选时称将致力于提高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这一概念由前不丹国王季格梅·辛格·旺楚克于1972年提出。下列关于不丹的政体说法正确的是(     
①按照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看,不丹采用议会制
②该国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国家元首手中
③该国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差异不大
④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看,不丹属于单一制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