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17 道试题
1 . 2023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70年里,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他们治理了数十条河流,修建了上万项水利工程,栽种了上亿棵树,在万古荒原、戈壁、沙漠中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城镇和一个个花园式的农场,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这说明(     
①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能够促成具体矛盾的解决
②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社会实践的基本途径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摆脱沙漠恶劣环境制约的关键
④沙漠生态治理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在长三角,上海是“龙头”城市、开放前沿、创新高地,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浙江数字经济领先、民营经济发达,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业特色鲜明。2023年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这一论述(     
①体现了分析和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系统观念
②反映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贯通
③运用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结合的辩证思维
④看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今日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我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原因是(     
①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
②马克思主义能提供解决人类新挑战的具体方案
③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涉及各领域、涵盖多方面
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保密法此次修订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密工作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该法的修订表明(       
①国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②社会进步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③上层建筑应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相应变革调整
④价值观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持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时空和作用上的差异,但在内容领域、观点见解、思维方式等方面又有诸多通达相融之处。毛泽东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进行改造,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将《汉书》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实证与考据方法进行创新转化,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内涵,用以揭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与理论论述中,巧用中华文化名言名句,激活其内蕴的合理因素,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如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等。这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嫁接联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呈现出愈加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以唯物辩证法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应有的当代气韵与时代风采。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第二个结合”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2)“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至上性和优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强调“实践”的古语,请你列举两句。
今日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6 .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天,各地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在黑龙江大庆,人们参加亲子绘画展、绿色骑行、绿色园区打卡游,体验低碳生活;在辽宁阜新,工作人员走进广场、社区宣传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建设成效;福建武夷山组织开展全民健步走,启动“护航碧水丹山共建绿色家园”系列宣传活动;河南洛阳、云南西双版纳组织了内容丰富的科普课;在海南海口,孩子和家长们通过互动实践体验增强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行动意识;贵州省林业部门在多个林场、自然保护区同步开展少年儿童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各地在首个生态日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共绘美丽中国画卷。

材料二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宏大工程。该工程从全省4万多个村庄中选出约1万个行政村,进行全方位的改善和提升,其中约1000个中心村将成为全面小康的示范村。“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分阶段循序推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因力制宜,一体推进,让千千万万乡村潜移默化地发生了美丽蝶变,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而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章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一理念指引下,浙江持续深化迭代“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过程变成开发利用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在保护好自然生态和改善好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农村新业态,由此指导"千万工程"向美丽乡村建设深化,进而推动生态省和绿色浙江建设。经过发展和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渐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积极意义。
(2)“千万工程”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写照。请结合材料二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请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两条政策性建议。
7 . 我国人口老龄化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受生育率下降、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等因素影响,表现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区域之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呈明显的“从西往东”“从北到南”的特点,见之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抚养比,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态势。以上对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分析(       
①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②表明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④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政策取向,这要求我们(       
①正确看待稳与进、立与破的对立统一关系
②将渐进式的积累与间断性的飞跃有机结合
③既要看到发展的困难,更要坚信美好的未来
④以“稳”和“立”为重点,兼顾好其他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由此可见(       
①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
②新出现的事物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③在辩证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近年来,整理千年卷帙,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解读诸子百家,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启示;活化非遗资源,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中,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由此可见(     
①中华民族的崛起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
②“两个结合”是我们推进文化新繁荣的必由之路
③中华文化的统一性经由“两个结合”得以确立
④当代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