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脱贫攻坚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还有28个省级行政村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的水”:全国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在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有33万个,占39.6%。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解决上述贫困问题?
2017-09-2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期末)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技术、应用和模式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活力十足,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快车”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但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过去30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对外开放集中在东部,东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西部,从人均GDP最高的前五个省份与最低的后五个省份的平均水平之比看,我国区域间差距自2006年以后逐步缩小,但近两三年出现再度扩大的势头;农村滞后于城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足。201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81倍。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突出问题?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该如何解决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攻坚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材料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还有28个省级行政村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的水”;全国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在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有33万个,占39.6%。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这充分表明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贫困地区发展的方法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贫困现状的特点,并分析国家应如何解决上述贫困问题?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要求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4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商务交易类应用持续高速增长,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和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增长10.2%、41.6%和11.5%。网络购物市场消费升级特征进一步显现,用户偏好逐步向品质、智能、新品类消费转移。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城镇网民分别占比26.7%和73.3%。在普及接入层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虽上升到34.0%。但仍低于城镇35.4个百分点。在商务交易、网上支付等层面农村都落后于城镇,农村互联网市场发展潜力依然较大。
⑴上述材料中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⑵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来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应该各司其职,然而自2016年开始大量的资金对实体经济毫不感冒,而对于虚拟经济则一直热捧,我国经济出现由实转虚的局面。
究其原因,从实业层面看,实业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原材料成本都在上升,企业利润不断下降。从政府层面看,由于金融和房地产高大上,来钱快,不仅可以拉动当地GDP,而且可以增加税收,有利于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因此地方政府加大力度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从金融层面看,货币发行量高达153万亿元,是20年前的20倍。但由于超发的货币并没有跟中低收入群体带来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因而社会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则实体经济永远无法繁荣。
材料二   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以质量为立足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国品牌质量建设滞后等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源,在于单一的监管治理模式,缺乏各类质量主体的社会共治制度。要构建质量信用征信体系,对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民生类的重要消费品集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行业诚信自律,鞭挞假冒伪劣,强化质量社会共治。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结合材料并运用民主集中制的知识,分析如何齐抓共进、社会共治解决质量滞后问题?
2017-06-03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四)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取得实质成效,其中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从2001年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3.23倍缩小到2.75倍。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将扶贫标准提至2300元,比2009年提高近一倍。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虽有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绝对水平仍然较高,很多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材料二“十三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支持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1)阅读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应如何发挥财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