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为增强经济发展向好态势,宏观政策利好持续加码,降准之后再度降息。2024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幅下调25个基点至3.95%,创改革以来单次下调幅度新高,超出市场预期。上述举措的预期影响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降准降息双箭齐发→缓解融资、融资贵困局→助力企业生产发展
②增强社会消费与投资意愿→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扩大市场信贷规模→增加社会总供给→强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等。上述举措(     
①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是基于财政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能够刺激上下游产业发展,激活经济发展活力
④既拉动内需又可以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11更新 | 49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汇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年来,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部分矿山无序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生态修复滞后问题仍然存在。根据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安排170亿元、增长42.9%。此举表明(     
①财政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②财政投入能为改善环境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③在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中行政手段将不可或缺
④财政是提高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1年,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完成154573亿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6.3%,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15.1%,呈稳中略降态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税收为国聚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
②我国用税收的“加法”换来经济的“乘法”
③我国税收与经济实现同向良性互动
④我国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税主要是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而征收的税,国家通过征收环境税,最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A.增加消费支出——提高消费水平——养成文明消费习惯——发展循环经济
B.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C.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提升发展质量
D.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居民个税起征点——增加消费者消费支出——树立环保意识
2022-07-17更新 | 258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规模性减税降费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举措,“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我国实施“一揽子”减税降费措施,把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排在了重点任务的首位,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是,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二是,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由10%降至5%;三是,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减税与退税并举,退税减税规模为历史最大,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约1.5万亿元,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资金回笼压力。

一揽子政策的落地减轻了上亿市场主体的负担,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市场活力的良性循环。2022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开局总体平稳。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采取“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积极作用。
7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通过扩大财政赤字恢复经济增速。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正确的是(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社会总供给增加       ③社会总需求增加
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⑤增加财政收入       ⑥扩大财政支出
A.①→⑤→②→④B.⑤→②→①→④
C.⑤→③→①→④D.⑥→③→④→①
2021-11-2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8 .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这一财政政策发挥“乘数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效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稳企业保就业→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
④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新基建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13-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占比的变化如图所示。该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能有(     

①社会养老需求增加,养老产业发展提速
②劳动力结构老化,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
③家庭养老支出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
④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公共财政压力加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受疫情蔓延、逆全球化泛滥、滥用国家安全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世界经济依然在不确定性中挣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为紧迫,为此,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下列有助于国内大循环形成的是(     
①加大力度实施出口退税,鼓励企业走出去
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③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④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积极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