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15 道试题
1 . 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武汉、杭州、温州等多地政府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向市民陆续投放超百亿消费券。此举一定程度上会(       
①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②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③推动商品价格回落
④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6-19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2 .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所得税、房产税等,直接税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进行征收,并设置必要的扣除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2020年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税制改革,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这一举措(       
①将强化税收调节,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②有利于完善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旨在调整分配政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有利于打击偷漏税行为,加强税收征管
A.①②B.①①C.②③D.③④
2020-06-1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201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2019年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经济增速

6.1%

6.4%

6.2%

6.0%

注:2020年1月17日环球网发布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世界经济增速仅为3%。

材料一:2020年5月20日“央广网发布”,我国2019年减税降费2.3万亿超预期,多项民生指标超额达标,普惠性与结构性并举的减税政策力度最大规模空前,助力2019年经济指标的达成。

材料二:在国内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中美出现贸易摩擦的情况下,国家依然坚持减税降费的政策。实行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制造业税率有16%降至13%。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条件放宽;个人所得税在扣除起征点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后,还扣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相关费用。


请说出表1与材料一的关系,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实施减税降费的必要性
2020-06-1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实验校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财政收入形式是指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是特定财政分配关系的反映,也是财政政策在收入上的具体体现。下列不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是
A.张先生,上缴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罚款
C.李女士在国有企业所获得的工资收入D.我国政府在国外发行的债券
2020-06-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会增加我国财政赤字。
2020-06-18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截至2018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其中,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这表明财政(       
A.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主要功能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7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这一政策的推行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这一影响过程的推导正确的是
A.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B.企业税负减轻→促进生产经营发展→推动就业岗位增加
C.财政收入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扩大→国家调控能力增强
D.货币政策稳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2020-06-1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2019年我国以降低增值税率等方式大规模减税,这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
9 . 2020年2月18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及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加强相关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监管,确保疫情防控财税政策落到实处,疫情防控财政资金用在实处。这有利于(       
①实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②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③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发展④提高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1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一部艰辛的治黄史,浓缩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熔铸出艰苦奋斗、团结治河、无私奉献、求实开拓的黄河精神。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由于历史、气候等因素,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平均流入黄河的泥沙多达4.92亿吨,占黄河流域年均输沙量的30.8%。同时,甘肃又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大多分布在沿黄流域,对黄河水土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实现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双赢?成为当前甘肃在黄河流域治理中无法回避的课题。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积极探索富有地狱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1)有人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弘扬黄河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说明,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甘肃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3)结合材料,就甘肃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两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2020-06-16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