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93 道试题
1 . 2021年我国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问题。大力发展租赁住房(     
①能增加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满足城市“特殊群体”的住房需求
③能满足消费者“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④是解决中高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最佳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有专家认为,未来只有两类企业会活得更好:一是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生产出极致性价比、满足人们对于基本生活保障的需求产品;二是通过极致的体验感,服务对产品和消费有更高需求的中高收入人群或有特殊体验场景需求的普通收入人群。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满足人们基本生活保障需求的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小
②服务有更高需求的中高收入人群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
③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可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④企业生产出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可实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近年我国饮料行业产销均呈上升趋势,健康化、个性化、功能化的饮料成为市场热点。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功能饮料等销售额增长较快,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下降。对于饮料市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饮料行业产量增长,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②消费者的偏好变动,促进饮料市场产品结构调整
③恩格尔系数的提高,带动了饮料市场的消费升级
④饮料企业可通过对多样化的产品差别定价,增加盈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28更新 | 307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政治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上半年全国发电结构占比图。

注:2021年10月份,风电、核电增速加快,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水电降幅扩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

材料二   2021年夏季,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结合当地情况推行分时电价机制。新的分时电价机制把一天24小时分成高峰、尖峰、平段、低谷、深谷等多个时段,每个时段的电价都不一样,高峰和低谷的电价相差3—4倍。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用电采取低价政策。但一方面,动力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火电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发电企业额外增加了碳排放成本。我国用电夏冬两季尖峰化特征突出,对应的尖峰电力需求较平时高出1亿千瓦时以上。2021年夏季我国一些地方不得已拉闸限电,给企业生产与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作为电力消费的基本单元,家庭或者居民如果能在分时用电的引导下主动对用电行为作出理性安排,不仅利己,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1)解读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发改委引入分时电价机制的原因。
5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同比分别增长22%、29.8%和14.6%,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同比下降0.4%。据此,可推断出我国(     
①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不断改善
②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不断减少
③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④居民消费由生存型转向享受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2年3-15晚会后,与部分被曝光企业的惨淡现状不同,某企业因被曝出在自身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吸纳残疾人就业而红遍网络,其事迹感动了大批民众,引起民众对该企业产品的疯狂消费,导致一时间该企业产品供不应求。由此可见(     )
①坚持理性消费才有利于消费者更好获得商品价值
②使用价值在该企业商品的交换过程中未发挥作用
③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促进其产品价值实现
④民众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选择受自身情感因素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线上购物成为消费者的一大喜好,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因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下图)。快递业务量的这一变化(     

①根源于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
②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持续优化
③凸显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④说明生产进步推动了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适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和新趋势,某地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定制夜游、美食夜市和演艺活动等项目,使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打卡,获得了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的多重享受。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②人们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
③消费需求能引导社会生产                                 ④求异心理是实现消费转型的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11更新 | 3116次组卷 | 57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
9 . 在疫情影响下,距离近、时间短、随心性、慢体验的赏花和露营项目,成为假日里家庭出游、朋友聚会的首选。相关线上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露营用户已达去年5倍。由此可以推断出(     
①旅游模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旅游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影响旅游模式的主要因素
③露营的火爆将会带动业态的更新和供给端的升级
④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业态日益丰富,居民消费从有形物质商品向更多服务消费扩展,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进一步壮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巩固。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其中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未来消费将更趋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智能、绿色、健康成为居民消费新潮流。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消费发展水平和消费质量与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一些差距,新冠肺炎疫情和消费环境也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冲击。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要求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