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23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的部分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指标绝对量(元)同比增长(%)(括号内为实际增速)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263575.4(4.7)
农村居民105517.8(7.2)
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113006.8
经营净收入30417.0
财产净收入17434.7
转移净收入35886.1
根据表中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     
①转移支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
②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③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且呈增长趋势
④劳动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一)
2 . 2023年以来,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项债券、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靠前发力。上半年,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21721亿元,支持地方建设实施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这些专项债券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增加地方经济建设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
②培育壮大消费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
③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④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扩大市场就业容量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3 . 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作为“消费提振年”的重头戏,进一步擦亮“高新优特”消费精品的主题底色,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知名品牌,与超过5万名采购商促成各项交易与合作。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积极影响是(     
①优化消费供给,增强供给和需求的适配性
②激发潜在消费需求,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③促进产品价格竞争,提振消费者消费信心
④推动消费观念更新,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完善。(     )
2023-08-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3.1 坚持新发展理念 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注: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下降0.2%,其中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下降3.8%和5.0%,食品和居住消费支出分别增长4.2%和4.3%。
据此,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①我国已经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发展型消费
②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
③受疫情影响我国居民总体消费趋于保守
④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不断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迪茵公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信息卷模拟政治试题
6 . 2023年,财政部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支持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推动物流降本提效。上述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A.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B.增加重点领域投入,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C.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改善社会消费预期
D.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部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材料一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消费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待增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仍需提升。有鉴于此,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


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表现国内消费需求最直接的数据。

材料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3年2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加强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研究,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系统研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意见》的印发,将有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材料三 2023年2月24日,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我国外交部网站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这份立场文件主要包括十二项内容,以下是文件的部分内容:

尊重各国主权。公认的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

摒弃冷战思维。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各国的合理安全利益和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应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着眼世界长治久安,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概括图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并就如何开展“消费提振年”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上述立场的政治智慧。
2023-04-27更新 | 47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为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某市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全市失业者、城乡低保等10类人群共30余万名困难群众发放2023年1月价格临时补贴。此举意在(     
①调节收入分配,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
②增加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③优化消费结构,降低消费者的恩格尔系数
④促进公平正义,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针对餐饮浪费现象,主流媒体倡议人们“晒美食,也要晒光盘”,引导消费者要(     
A.节衣缩食,限制消费B.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C.跟风攀比,超前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023-01-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学考)政治试题
10 . 2017年“双十一”,天猫以1317亿元的交易额再创世界纪录。一些买买买的剁手族们在陆续收到包裹的同时开始在网上发起讨论:怎样的人才能在“双十一”过后不后悔?有人后悔买东西,有人后悔没买东西;有人发表观点说“双十一”成为让你不买难受,买了后悔的日子。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应(     
A.与他人攀比消费B.跟风、随大流消费
C.量入为出,适度消费D.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2022-12-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模拟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