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与其自身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早已风靡全球,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骑行文化”,更成为了许多国家在节能减排的历史实践中取得的精神财富。

材料一     最近,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参与。


注:共享单车——通过手机下载网约单车APP后,实名注册并缴纳99—299元保障金,打开APP,软件自带的实时地图就可以查看到附近可租用自行车的分布。找到选择的车后,通过扫描车身二维码,打开车锁,系统便开始计费。到达目的地后,停在规定的白线停车区域,手动落锁,APP就会自动计算骑行时间和路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共享单车。

材料二   共享单车给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但也遇到了各种尴尬:乱停乱放,给城市“添堵”;私加车锁,让别人没法使用;恶意破坏,乱贴二维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为避免共享单车使用中的尴尬,公民应该怎么做。

材料三   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如何创造条件让共享单车前行得更稳,也成为不少人大代表关注的话题。


(3)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将在解决共享单车使用问题上如何作为?
2018-10-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滨海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生猪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的62.7%。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市场波动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热点。下图为我国今年7-9月全国活猪价格走势图


材料二:针对猪肉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问题,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保供稳价的方案和措施,大力支持生猪养殖能力建设,增强储备调控能力,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为了填补市场缺口,中国正在增加进口,并从中央储备中释放冷冻猪肉。但着眼于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中国正在鼓励大规模养猪。为了稳定猪肉供应,中国决定从中央预算中向大型养猪场提供补贴,以支持其设施建设。补贴在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

稳定猪肉价格,关键在于稳定生猪生产。据农业部表示,自8月底以来,中国已经出台了17项措施来支持生猪生产,其中大部分已经实施。伴随着国内补栏积极性的回升,以及政府各项鼓励生猪养殖的政策开始落实,今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将探底趋稳,猪肉市场供应有望逐步稳定和恢复。


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当前活猪与猪肉市场的特点,并分析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影响。

3 . 2019年全国猪肉月均价从2月份的18.33元/千克持续上涨到10月份的44.09元/千克。2019年10月30日,全国猪肉均价更是高达52.23元/千克。这也影响了整体物价水平。2019年8月份,富内类价格环此上涨15.0%,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供应偏紧,价格环比上涨23.1%,涨幅比上月扩大15.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事关民生需求.市场稳定,为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17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24个省级行政区也发布了促进生猪生产措施。“猪周期”反复发生,除疫病的影响外,猪肉价格的波动更多受到散养户过多,供需平衡难以保持的影响,容易出现行情好时一拥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散的情况。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和各省份高度重视生猪生产的原因。
(2)政府应如何通过履行经济职能解决“猪周期”问题?
2020-05-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模拟政治试题(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行车版Uher的“摩拜单车(MOBIKE)”之后,又一种共享出行的电动自行车版Uber模式开始流行。共享单车的提供对于那些靠挤公交的短程上班族来说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出行方式;只要用手机专门APP就可以实现“借”、“还”、“付”等手续,这种快捷、新潮的出行方式,深得年轻人喜欢;每小时1元的低价也吸引了不少的顾客。但最近,它们在车辆管理上都遇到了各式“尴尬”:共享诚信、软件梗阻、安全保障成为了最大的难题、租赁电动自行车也在遭遇被破坏、被别人用锁具锁起来、被别人拿回家去的情况,被随意丢放等现象;享骑出行APP上的信息出入也让很人感到茫然,出现到达指定区域后点击‘还车’没有反应,一直处于租用状态,只能看着余额慢慢被扣完;共享电动车大都没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万一使用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很难解决,等等以上问题成为了共享出行发展的“尴尬”。
材料二       近日,北京市海淀交通支队对美车美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l4日投放50辆“小蜜电动单车”共享电动车因为不符合本市电动自行车的上牌标准,存在安全隐患,进行紧急“叫停”,引发社会各方激烈争论。为了规范共享出行行业的管理,某省交通管理部门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有人认为,共享出行利用互联网从事“租车”服务,而且有的车辆没有办理上牌手续,属非法运营、扰乱市场,应严厉打击;有人认为,共享出行服务符合共享经济潮流,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应允许其经营。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针对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交通部邀请各方面专家,就“共享出行”新业态的定义和发展现状、营运资质的规范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共享出行流行的原因,你认为政府解解决好材料中提到的“尴尬”可采取哪些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交通管理部门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民主决策以及作为公民该如何参与此类讨论?
2017-04-11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四次联考测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建议》提出,政府将鼓励各地调整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从“购买管理”转向“使用管理”,是影响汽车的消费与生产、恢复经济正常增长的重要治理转型。(用D1、D2分别表示政策实施前后汽车需求量变化曲线,S1、S2分别表示政策实施前后汽车供给量变化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均衡价格)这一政策将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是( )
A.B.
C.D.
2022-06-03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模块二重难高频专练必修一《经济生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美贸易战”正式爆发以来,美国不断挑起事端,致使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由美方挑起的贸易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加征关税”,即提高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的关税。例如,2018年9月24日,美国正式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2019年5月10日,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加征关税对我国出口企业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会最终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中国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坚决打赢中美贸易战。


(1)从经济学角度,说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给中国输美商品以及美国消费者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的应对措施。
(3)请为公民助推国家打赢这场贸易战提两条建议。
2021-09-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实际增速是一种扣除物价因素影响之后的增长幅度。

材料二   2023年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并从多方面部署系列举措进一步促进消费回升。

我国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突出稳经济大盘稳就业,为后续消费持续恢复提供了坚实基础。连日来,各地也频频亮出实招:新疆开展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汽车下乡专项行动等,上海明确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陕西提出积极培育运动、康养、托育等消费新热点;老字号打造新国潮,不再焕新消费体验,持续探索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实体商业加速“触网”“上云”,积极开拓线上市场,新业态不断涌现;完善县域物流基础设施,畅通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多措并举促进内需潜力释放,有效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1)结合材料一,解读图表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
8 .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今年8月11日—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三天大跌,累计贬值幅度达4.66%,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扩大中国出口产品的优势,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B.2011年至今,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下跌,有人据此建议下调电力价格,原因是电力和煤炭是互补商品,二者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C.中共中央连续11年发布“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财政补贴,这种补贴政策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为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这说明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202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部分数据。

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PPI,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材料二   2022年以来,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从国际看,能源、粮食供给比较紧张,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从国内看,疫情散点多发持续,个别地区和部门信息沟通和协调不及时出现了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情况,货运司机在高速滞留、供应链断裂等问题突出;疫情还对居民收入、消费意愿和未来预期产生影响,也冲击着餐饮、住宿、娱乐等线下消费;基础设施、房地产行业及制造业社会投资增速也明显下降,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减弱;同时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严峻。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对此,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助企纾困措施,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力保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1)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积极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10 .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强需求侧管理,构建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   2014-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注:自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五年产销量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新能源汽车涉及36个行业,关系到数千万个就业机会,已被许多汽车生产国当作振兴经济的突破口。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出台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若干措施,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规定,鼓励限购城市适当增加号牌指标投放,财政补贴政策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等。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是如何促进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