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速变化如图所示。


2021年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1.4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1.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21年1~5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49.00亿元,同比增长3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92.41亿元,同比增长35.9%。按消费类型分,今年1~5月,商品零售4890.12亿元,同比增长28.9%;餐饮收入751.29亿元,同比增长57.6%。

材料二   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重庆市设定了顺应消费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国际化升级趋势,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实施品质提升、数字赋能、绿色健康、市场细分、国际拓展、场景优化、流通顺畅、普惠共享等“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建立绿色、健康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等举措,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停工影响,口罩等防护物资供应处于紧张状态。一方面,生产口罩的各种原料、运输、人工成本明显上升,少数商家为盈利囤积居奇,有意抬高口罩价格;另一方面,口罩由以前的“非必需品”变成了“必需品”,价格大幅上涨,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现象。

材料二   受疫情冲击,出于对风险和未来预期的谨慎心理,当下很多人衣食住行等消费的手脚难以完全放开。但中国有近14亿人口,4亿左右的中等收入群体,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且近年来我国社会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还在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是巨大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我国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的举措和提振消费的积极财政政策,并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同时,疫情期间,各大商超也纷纷提高入场产品品质、推广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保持售后服务渠道畅通……这些后疫情阶段的举措都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我国的消费潜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口罩价格上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2021-09-0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国家发改委提出,国家将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制度,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探索建立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救助服务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方式。这一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①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②减轻企业压力,提高发展后劲
③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⑤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⑥降低税率,优化营商环境
A.①—⑤—③B.①—④—⑥C.⑥—④—②D.⑥—②—①
4 . 下表是2016-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238212597428228307333218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315806347327377783408017391981

(注:表中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从表中可以推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     
A.与诸多因素都有着负相关关系B.与居民未来收入预期呈负相关关系
C.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关系D.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5 . “能动手扫地就别买扫地机器人,能在家锻炼就别去健身房,能吃重庆小面的就别吃意面。”有人把“消费降级”概括为“花最合理的价钱,买最合适的商品,过更聪明的生活”;也有人把“消费降级”的原因归结为随着居住、汽车、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支出的增多,在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对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压缩。下列对“消费降级”理解正确的是(     
①根据需要选择商品,一味追求简约的生活方式②追求的是高性价比,彰显了消费理念的进步
③要求理性消费、节制消费,谨慎对待促销商品④体现了消费结构的调整,其实质是消费升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想要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亟需内需拉动。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大多数手有余钱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总想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三分之一的商品。消费观念相对落后,消费结构重物质轻文化,假冒伪劣产品多,售后不到位等严重制约着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


材料,运用消费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提振内需,促进居民消费。
2021-08-02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2012高三·甘肃天水·专题练习
7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2019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而刺激居民消费必须要解决居民“有钱花”、“会花钱”和“敢花钱”。这里依次涉及到的因素是(     
①财政收入的增长  ②居民收入的增加  ③消费环境的改善  ④消费观念的更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③D.②-④-③
2021-08-01更新 | 77次组卷 | 51卷引用: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9 . 据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期间,县乡地区调查对象有15%购买了智能穿戴产品,8%购买了扫地机器人,6%购买了面包机。小镇青年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源。下列能合理解释调查现象产生的原因的是(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②县乡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趋势明显
③信息技术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④高科技新产品因物美价廉受小镇青年青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十四五”时期,是扩大消费、畅通供需循环的关键时期。要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下列能有效释放消费潜力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①完善基本医疗体系→减轻居民负担→增加即期收入→保障“敢消费”
②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维护消费安全→保障“乐消费”
③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消费信心→促进“愿消费”
④打造新经济形态→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保障“能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