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比上年同期缩小0.07,城乡居民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各地区继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9.6%。

在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居民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名义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4%。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居民收入增长对扩大消费的积极影响。
2023-12-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绿然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0~2022年我国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以及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变化趋势


注:①资本形成率又称投资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率又称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②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值的比重为37%。

材料二   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国内消费的重中之重。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扩大优质就业岗位数量;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减轻居民在住房、教育、育幼、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建立健全统一的要素市场,畅通要素供求渠道;深化城乡资源要素一体化配置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扩大居民消费的内在逻辑。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同比走势。

2023年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这20条措施主要包括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丰富文旅消费、促进文娱体育会场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开展绿色产品下乡、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特色产品进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数字消费、推广绿色消费、加快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着力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持续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完善促进消费长效机制等。

(1)概括图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述举措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作用。
2023-12-10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4 . 2022年四川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9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7%;经营净收入增长4.2%;财产净收入增长1.8%;转移净收入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637元,增长2.5%。其中,食品烟酒支出下降1.2%,衣着支出下降3.7%,教育文化娱乐增长3.2%。这表明(     
①居民收入来源多样,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②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福祉得到增进
③新消费需求旺盛,推动了供给方式变革       
④恩格尔系数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2022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注: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一般在70%至80%之间,世界平均水平均为60%。

材料二   2022年,整个消费市场受到疫情影响,特别是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限,对整个消费市场形成的冲击较大。2023年,国家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商务部已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地方各级政府纷纷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来促进消费、扩大需求、推动发展。

成都市加紧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动,随着IFS、太古里的开发,春熙路商圈在地理范围扩张的同时,也比以往散发出更多的国际范,强化新消费地标载体建设;珲春市通过打造综合性电商网络销售基地,形成以新零售、网红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消费新业态;长春市摩天活力城集动物科普、展览、互动、表演、娱乐休闲于一体,让消费者有不一样的消费体验,长春消夏艺术节已成为全方位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有力助推文旅产业加快复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梅河口市“东北不夜城”以精致的国潮文化为主线,汇集国风古韵、关东风情、智能夜游、衍生文创等诸多元素,是深受群众喜欢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古风文化氛围的新型商业步行街。各地纷纷采取有力措施让消费市场较快恢复,2023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

(1)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是如何提高消费水平的?
2023-11-24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 必修一《经济生活》
6 . 根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标准将作如下调整:
项目原标准现标准
3岁以下婴幼儿护照专项附加每月1000元每月2000元
子女教育附加每月1000元每月2000元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每月2000元每月3000元
这一政策(       
A.有利于减少养老支出和哺幼成本B.能够普遍增加居民的转移性收入
C.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的应有之义D.通过经济手段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2023-11-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以来,我国餐饮、旅游、电影市场人气旺盛,“暖”意十足。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同比增长7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①物价水平总体偏低,没有出现较大波动       
②超大市场规模,经济复苏能力强劲
③消费信心提振,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④社会生产效率提高,旅游市场供过于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全域经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用户数字化为抓手,以智能化和智慧化运营为手段的一种全新经营模式,其目的是构建一个品牌自有、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公域私城联通、数字化可控的全域阵地。全域经营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改变了企业经营目的,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②实现精细化运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③改进消费体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④增加商品的价值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要求,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要更好地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消费促进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在落实好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好“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积极推动出台新的工作举措,稳定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优化消费平台载体,办好消费活动,创新消费场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激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023-11-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高乏力、消费环境不优、消费渠道偏少,持续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亟待采取更加务实管用举措予以改进。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增收渠道比较少,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创业受到冲击,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抑制了农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育较晚、较慢,少、小、散特征突出,传统农村消费市场硬件存在“卡点”环节。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全国33%的乡镇没有商品市场,53%的村没有综合商店,70%的村没有餐馆。同时,假冒伪劣商品多,售后服务跟不上,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品质需求。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居住相对分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比较突出,而且农村电商退换货服务不便利,降低了农村居民消费体验和意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2023-10-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