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020中国消费市场报告》显示,中国的环保支持者在消费者总数中占比达到了53%,比2019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同时,又有63%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的消费中会控制或减少不必要的花费。这反映出的消费观念是(     
A.求异的消费理念
B.攀比的消费理念
C.从众的消费理念
D.求实的消费理念
2023-09-09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训练政治试题
2 . 凭借着独特的双语直播带货风格,东方甄选在各大平台爆红出圈。他们助农直播带货,为国民挑选真正的好物,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源头直采、严格品控、贴心售后,深受众多消费者好评,也创造了独特的商业价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直播带货模式可以引领消费者偏好从而创造价值
②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因直播带货付出的劳动而增加
③直播带货的聚众效应有利于商品价值的更好实现
④东方甄选独特文化品牌和风格影响人们消费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近年来,外卖配送、网约车等新业态持续快速发展。外卖配送提供了除在家做饭和堂食外的第三种餐饮消费选择,网约车为出行消费提供新方式。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外卖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44亿人,外卖占全国餐饮收入的比重约21. 4%;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到4.53亿人。这些消费新业态(       
①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和提升生活品质       
②成为拓展消费增长空间的根本动力
③是人们的消费受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       
④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拉开战幕,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冰墩墩”成为现象级“顶流”,“萌杀”万千网友,出现“一墩难求”的现象。北京冬奥组委会回应称,感谢大家对“冰墩墩”的喜爱,已经在加大相关产品的协调供应,但也请大家多多关注“雪容融”!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从众心理刺激了“顶流”现象,消费者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②攀比心理刺激了“顶流”现象,消费者应该量入为出,绿色消费
③“顶流”效应促进“冰墩墩”商品价值加快实现,企业应扩大生产满足需求
④“冷遇”现象说明“雪容融”商品使用价值实现困难,企业应调整产品设计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今年双十一预售期间,买20片赠送30片的某知名安瓶面膜,在直播间预售价格为429元,官方也曾在微博上宣传折扣为“全年最大力度”,结果直播间预售价比后续现货贵出66%,遭到大量消费者投诉。这表明市场调节存在(   
A.从众性B.自发性C.盲目性D.滞后性
6 . 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商家费尽心思策划各种活动吸人眼球,不少商家因此大赚特赚。然而,对善于造节的商家而言,母亲节虽然已经过去,但市民消费热情却不能减,5月20日再次刮起“浪漫风”。诸如花店、商超、西餐厅等场所把甜蜜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针对上述情况消费者应当(     
①与众不同,求异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④向广告看齐,攀比消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 . 20世纪70年代末,M公司生产了一种能边走边享受的“随身听”(录放机)。为了打通销路,该公司发起了一波别开生面的广告攻势:让所有的青年员工每天上班途中携带“随身听”,并在电车上作陶醉欣赏状;雇大量学生带着“随身听”在“银座”等步行区“招摇过市”。不久,大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争先购买这款“随身听”,使其销量大增。M公司的上述做法(     
①利用了消费者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心理②利用了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
③说明创新营销策略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④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市场原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8 . 按常规思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购买的人会越少,但在某地服装市场却出现这样的现象:名牌服装售价高,但销售旺盛;非品牌服装价格便宜,销售却异常平淡。其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该地居民收入水平高,对品牌服装有消费偏好
B.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普遍存在攀比心理
C.名牌服装垄断市场挤占非名牌服装生存空间
D.非名牌服装的性价比远低于名牌服装性价比
2021-07-31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炒鞋?炒盲盒?这些已经out了。90后又有了新玩法——“炒熊”。近日,“90后炒熊一只最多赚数万元”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热衷于炒盲盒的90后又开辟了新领域,开始“炒熊”,一只原价2000—3000元的熊甚至可以卖到30万元。对于“炒熊”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认识正确的是(     
①“炒熊”属于虚拟经济,价值和价格之间严重偏离
②传统的投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发展需要
③要注意“炒经济”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④“炒熊”是消费者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而进行的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2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