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在购物前,他们先从互联网上免费索取相关商家的使用赠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并与其他试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022-07-14更新 | 687次组卷 | 149卷引用:新疆木垒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近年来,选择春节去往大城市和亲人团圆的“反向春运”成为一种新时尚。“反向春运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春节期间成功买到返乡的火车票、机票难度大而且票价昂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反向春运”(  )
①是一种理性的消费选择②受到求异心理影响
③说明需求与价格相互制约④体现了绿色消费的原则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8-25更新 | 265次组卷 | 31卷引用:新疆皮山县高级中学 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许多人感叹,现在春节已成了“春劫”,自己则成了“节奴”,一个春节花完了几个月工资。“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这种消费主要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021-08-12更新 | 435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疏附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过去通过“买一用一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
①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②改变了商品的所有权
③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位著名作家曾说“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在消费方式上,尤其如此,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许多人都穿“松糕厚底鞋”;流行“文化衫”,满大街的人都穿着“文化衫”……这说明(     
A.从众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C.求实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D.求异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2020-12-27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不加节制进行网上购物的被称为网购控。其原则是:能在网上买的就在网上买;最火的东西一定要拍;便宜的东西立即拍。对此正确的理解(       
A.“能在网上买的就在网上买”体现攀比心理
B.“最火的东西一定要拍”体现的是求异心理
C.“便宜的东西立即拍”反映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D.网上购物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银行业务的发展
2020-09-28更新 | 112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政治第一单元纠错试卷
7 .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双尝在蕺(jf)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人竞买之”体现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8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学生生日宴请:90%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80%,手机、MP3达30%,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对这几种消费心理进行简要评价?
(2)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9 . 近年以来,由“校园网贷”引发债务悲剧不时见诸媒体。这警示学生(       
A.要避免贷款消费,勤俭节约
B.要做理性的消费者,适度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D.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10 .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差钱”也奢侈,过分注重物质消费,为了买心爱的名牌衣物和手包,在“气势”上压倒别人,几乎用尽所有的工资,平时只能煮泡面,文化消费更是无从谈起。材料中的消费者应该
①坚持适度消费,做到量力而行
②注重精神消费,优化消费结构
③坚持超前消费,坚持求异心理
④寻求贷款消费,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