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材料一   不法商人经常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弱点,设置“陷阱”,欺骗消费者。常见消费者的心理弱点如:轻信精美广告及其“诱人”的承诺;轻信“名牌”“名店”;轻信“进口产品”;轻信“打折”“促销”“跳楼价”;求购心切,没有认真挑选;贪小便宜心切,结果上了大当;一叶障目,冲动购买;受害后嫌麻烦,算了。

材料二   市场调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供市场信息,避免企业在拟订营销策略中出现失误。市场调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现状、特点以及变化趋势。


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法商人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哪些心理弱点?
(2)结合材料一,从“做理智的消费者”角度,谈谈如何正确购物。
(3)从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企业为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应该如何做。
2021-10-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某校高二(1)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的一个小组收集到本班小王同学消费状况。

8月份家庭收入8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8月份该同学资金状况
父亲工资母亲工资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送礼品买个性化服饰买新款手机伙食费支出向父母要向别人借
7000元5000元1500元600元1000元500元3000元5000元6100元

(1)根据材料,分析判断小王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2)如果就小王同学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名同班女生一起去服装店,看到一件标价598元的“耐克”外套,停下了脚步。这时:

女生甲:这件外套街上很多人穿,很流行,我想买一件你们给点意见!

女生乙:人家穿,你就穿,太没个性了,在学校里“撞衫”多尴尬,我看买那件黑的,好有个性!

女生丙:那件也太怪异了!我就买这件,把邻班的李同学比下去,哼!

女生丁:你自己看吧!我觉得那件“真维斯不错,才一百多元,多好呀,挺适合你。


(1)上述四位同学的想法分别属于哪种消费心理?
(2)说明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21-08-15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材料一   下图是2011-201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及增长情况: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网上购物迅猛发展。某中学高二学生张某热衷于网购。据他介绍,他从高一开始就跟着同学上网购物,年年关注“双十一”。每月网购费用平均为数百元,最多时近千元,有时甚至会花光一个月的生活费,结果是很多商品买来之后闲置不用。同时,据12315互联网平台受理投诉数据显示,2016年服务类质量问题投诉中,非现场购物类投诉数量最多,达5.04万件,占比44.1%。


(1)材料一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两则材料,运用“多彩的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网络购物持续增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学生生日宴请:90%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80%,手机、MP3达30%,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1)材料中中学生存在的消费情况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
(2)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前,在部分学生中,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某位同学过生日,大家即使心里不想但也会受别人影响而纷纷“凑份子”买最大的蛋糕,甚至到酒店大吃大喝搞“豪华生日宴”,觉得不这么做会丢面子;穿衣打扮一定要“别具一格”,处处搞特殊化,买贺卡或礼品也别出心裁,一定要买“另类的”,觉得这样才有个性;别的同学有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自己一定也要有,甚至要比别人的更好。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当前消费仍然存在着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等现象。为此,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1)请分别说出材料中的不良消费行为,它们分别受什么消费心理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我们应当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 . 李某的父母是一般职工,她本人在一所职业中学读书,由于没有升学压力,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每到周末,都要呼朋唤友,到歌舞厅去“过把瘾”。每到自己的生日,也请客举办生日宴会和生日舞会。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结合李某的行为,分析我们应树立哪些正确的消费观。
(3)为什么说消费心理的复杂性需要国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018-1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高三部分学生围绕“青年人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课题,组成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在组内的辩论赛中,出现了正反两方两种观点:正方同学强调消费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反方同学认为现代青年“食品消费应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应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应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应向明星看齐”。

材料二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都市里一些年轻群体,他们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所以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觉得每月花光所有收入甚至预支一点也无妨。


(1)对于材料一中正反两方同学的消费观念,请你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给予简要评析。
(2)结合材料二中,“一些年轻群体”的消费观念,谈谈这种观念的形成原因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庆节期间某校高一针对中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高一(6)班张明同学八月份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八月份张明父亲和母亲的工资收入分别是2 100元和1 200元;张明在八月份过生日请同学在高档酒店吃饭消费800元,入学前与同学互送礼品200元,买个性化服饰300元,其他消费200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张明的消费行为体现了哪些消费心理?
(2)针对张明的消费状况,请你向他提出合理化的消费建议。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些同学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这种“向上看起”、“人无我有”的炫耀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由此带来 “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的消费行为?并就“做理性消费者”为题,写一份倡议书。
2017-10-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