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消费心理面面观(四种消费心理)
(1)____心理引发的消费。
(2)____心理引发的消费。
(3)____心理引发的消费。
(4)____心理主导的消费。
(5)四种消费心理比较的表格:
消费心理特点评价态度
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绿色产业)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会误导经济,也不利于个人生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夸耀性、盲目性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符合实际、讲究实惠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值得提倡
2022-12-1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01人教版必修1生活与消费
2 . 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在购物前,他们先从互联网上免费索取相关商家的使用赠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并与其他试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022-07-14更新 | 691次组卷 | 149卷引用:【2022高频考点解密】分层训练(浙江专用)解密01 生活与消费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错误的。(     )
2022-04-26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1 货币、价格与消费
4 . 某公司上市了一款新手机,这款手机拥有先进的摄像头系统,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富有沉浸感的立体声扬声器等特性,闪耀着强大科技的光芒。面对该款手机,消费者内心充满了矛盾,性能优越的手机谁都想购买,而高昂的价格只能望而却步。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抓住消费者攀比心理是该手机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
②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说明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基础
③消费者内心充满了矛盾,反映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
④该款手机价格高昂的根本原因在于强大的技术性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兴起,剁手党、月光族等网络新名词的出现,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年轻人非理性消费的问题,甚至有的年轻人不顾经济承受能力“超前消费”从“月光族”变成了“月欠族”,造成难以负担的过度负债,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材料告诉我们(     
A.超前消费降低了我国居民生活质量B.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均不值得提倡
C.网购的出现是居民超前消费的根源D.提高生活品质需要平衡好收支关系
2021-11-2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3练 多彩的消费
6 . “饭圈”,即粉丝圈子,是由粉丝组成的群体。然而伴随着“饭圈”的野蛮生长,随之而来的是应援打榜、刷量控评等现象为代表的流量争夺战,甚至为非法集资、诱导借贷等违法行为提供土壤。2021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通知》,坚决抵制不良“饭圈”文化。国家重拳整治不良饭圈文化,是因为(     )
①饭圈文化野蛮生长滋生不良从众心理
②饭圈文化的存在让攀比心理蔚然成风
③国家应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④从众心理有害无益,应及时杜绝抵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1年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人均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分别增长57.3%和26.3%;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112.8%,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73.1个百分点;通信器材类同比增长64.6%,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4.9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同比增长63.0%,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3.3个百分点。从材料可以看出( )
①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攀升
②全区居民多元化需求有效释放
③全区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④要适度遏制攀比化、求异化消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8 .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性理都是不健康的。(       )
2020-12-0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解密02 消费(分层训练)
9 . “种草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业态。“种草”是指“宣传某种商品的优异品质以诱人购买”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可见,“种草消费”实质上就是一种另类的广告,一种以口碑传播的营销过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种草消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
②“种草消费”从本质上说利用了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
③“种草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值得提倡
④部分年轻人轻易被一些商家的过度宣传迷惑,产生非理智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