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决定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024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相较于传统的实体店销售,电子商务是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大大减少了批发、零售等环节。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的传导路径是
①商品价格下降②流通环节减少③经营成本下降④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A.②→③→①→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
2018-11-18更新 | 189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2018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禁酒令”规范了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却引来酒类企业的不满和反对。酒类企业对“禁酒令”的不满和反对是因为
A.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
B.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C.消费对企业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D.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取消流量漫游,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前我国已实施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等新经济蓝图。因为数据的注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蝶变”。通过知识付费分享“最强大脑”,共享知识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学习习惯和模式,缔造百亿级新产业;移动支付成为“行走的钱包”,激活了新零售,便捷了人们生活;工业互联网大范围应用于传统工厂,制造业掀起一场质量效益变革。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767亿元增长至8228亿元,年增速达48.5%。以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显著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依据材料,概括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条件,并说明数字经济为什么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7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数字经济以令人目眩的新技术、新产品,告诉人们:数字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正日益凸显。这表明
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发展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增多,应用人群的不断拓展。如今,微信使人们的沟通方式再一次改变;微商购物也让人们的网络购物又有了一个新选择;商家也纷纷试水微信营销。微信已成为一种更为新潮的生活方式,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①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2018-02-16更新 | 328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下面漫画对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启示是

①要充分重视生产环节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②要积极推进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改革
③引导消费,发挥消费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拉动作用
④支持实体经济,增加生产供给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8 .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国青年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作为网购的重要体现,网络外卖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整合外卖资源,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美味、健康、快捷的美食。手机端的轻松点击,餐饮服务商的快速响应,物流配送的及时准确都让外卖逐渐成了消费者新的就餐方式。上述材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④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12-28更新 | 462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中央多次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期。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要素生产率。过去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是从需求侧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但这几年供给端出了问题: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难以满足,致使大量国内消费需求转向海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的重要抓手,是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百姓消费的突破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生产与消费”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扩大需求侧同时,要加强供给侧改革。
10 . 2017429日,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迎来收官之夜。自328日开播以来,《人民的名义》无论是从总体播放量还是单日播放量峰值均持续领跑。该剧的热播,让很多人重新捧起了沉寂多年的反腐小说,《人民的名义》纸质书销量突破133万册,电子书点击破5亿,有声书月收听突破2 000万,电视剧的热播不仅让原著小说卖断货,同时也带动了同类反腐题材图书的热销。由此可见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②生产能够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④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7-10-06更新 | 726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