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决定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面对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我国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国际贸易新形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来出口的商品现在转为内销,国内市场就会增加一批质优价好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将得到提升;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需求不足,难以支持外贸型企业生存,最终将影响消费者生活质量。

材料二   当前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消费投资下滑,国内经济循环受阻,加强“两新一重”建设,是当前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抉择。“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主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大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资,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为各行各业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新联通”,对释放有效投资红利,激发社会消费活力,促进国内大循环意义重大。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不同观点各自的合理性。
(2)加强“两新一重”建设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具有哪些积极作用?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列出每条作用的推导过程。
2021-08-25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中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对经济新常态,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消费升级,满足消费需求,同时要着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要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有钱花、有钱敢花、有钱花得舒心,同时学会更聪明的花钱,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材料二:一国的供给(生产)由人口、资本和科技来决定,而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对供给造成消极影响。首先老龄化程度严重,劳动人口绝对值在2012年出现首次下降,伴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出生率的下滑,我国人口红利日趋于消失。其次,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不能适应21世纪科技大创新、大变革的发展,人口质量有待提高。为此,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断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
(2)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能够影响供给以促进经济增长。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做出解释。
3 . “抬头看春晚,低头抢红包”。2015羊年春节的热门话题里,“抢红包”绝对可以说是最红火的一个。根据材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用户迅速增多,除夕的短信发送量大幅减少,数据流量却在逐年大增。除了电商巨头为争夺用户的红包大战,不少年轻人通过点赞送祝福,或通过发微信红包或支付宝红包给亲友拜年,这些时髦的拜年方式让人耳目一新。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这说明
A.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
B.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D.消费对生产升级起导向作用
2.“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红包”是华人春节的一种习俗,已流传千年。原本是长者向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在羊年到来之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这说明
A.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C.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3.“抢红包”大战成为不少人跨越时空联络亲情友情的新桥梁,但与此同时,也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忽略了近在咫尺的家人。尤其是舟车劳顿千里归家的游子,更应该腾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家人,跟他们说说知心话。这说明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2016-11-26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福州一中高三5月质量检测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