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决定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9月我国消费品总额增速表


十五届五中全会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写入建议稿。。这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所作出的战略深化和战略再定位。

所谓国内大循环,就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在国内完成,即生产和消费(供需关系)的衔接和匹配主要在国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所谓国际循环,就是上述诸环节结点部分在国外,包括过去常说的“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


(1)解读图表信息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三条建议。

材料二   为更好推动国内大循环,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各地各部门以扩大内需为着力点,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其中,发放消费券颇受关注。各地政府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情况和不同行业受冲击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推出消费券,如购物券、餐饮券、旅游券、出行券、体育健身券等,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减少消费压力,激活处于休眠期的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复苏;并通过市场需求回弹,带动供给端恢复,帮助受疫情冲击大的企业度过难关,降低失业风险;畅通国内大循环,不断增强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发放消费券对促进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0-12-14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我国的人均GDP为7089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仅相当于人均GDP的43.4%,其中工资性收入只相当于人均GDP的24.2%,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只有56%.2019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8.8%.全国人均消费支出为21559元,仅相当于人均GDP的30.4%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1%.

材料二   需求侧改革就是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图绕扩大国内总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核心内容就是抑制不利需求,鼓励有利需求。“十四五”将全面促进消费,推进供给侧改革,在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板块发力。加大农村基建、绿色基建、其他配套建设等新型基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等。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减轻支出负担;实施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新能源汽车等政策,结构性地鼓励重点商品消费;财政补贴、减税,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货;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需求侧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夯实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从而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畅通,实现消费引领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侧改革是如何通过扩大内需助推经济质量发展的。
2021-03-07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