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决定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511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质的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开发新型服务.提出这个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消费引领生产的发展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带动新产业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手机上网的资费也越来越便宜,视频通话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新的选择。这表明(          
①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成正比   
③物美价廉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       ④生产决定消费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3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的科学性。

4 . 中央多次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期。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要素生产率。过去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是从需求侧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但这几年供给端出了问题: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难以满足,致使大量国内消费需求转向海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的重要抓手,是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百姓消费的突破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生产与消费”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扩大需求侧同时,要加强供给侧改革。
5 . 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的今天,滴滴打车、团购、机器人的出现正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认知、生活形态和发展方式。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居民消费心理发生改变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④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一个企业规模再大、效益再好,一旦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就是零。新希望集团推行“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推行“福达计划”,通过数千人的技术服务队伍,为养殖户提供即时的技术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掌握的数据指导养殖发展,发挥企业与农户各自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公司+家庭农场”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说明该模式在推动科技兴农方面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2017-12-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检测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试题
7 .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的成本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报告提出,要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制定国家监察法。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体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说明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②国家监察委员会是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③政府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
④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对象是全体公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行的质量法律制度对于质量发展和质量促进仍是空白,涉及服务质量等广义质量,尚无一部统一的法律予以规范,质量时代呼唤《质量促进法》。《质量促进法》中将包括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定《质量促进法》为促进供给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提振消费信心,赢回消费者信任,提升消费拉动经济能力,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振兴实体经济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党中央强调质量提升、创新驱动、品牌建设,倡导“工匠精神”,正是牵住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质量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生命线,创新是实体经济振兴的灵魂,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品牌是树立我国实体经济良好形象的标签,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的核心要素;“工匠精神”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精神动力,是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基本遵循。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制定《质量促进法》对我国企业和消费者产生的积极影响。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质量、创新、品牌和工匠精神”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假如你是企业总裁,你将怎样按照中央的精神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中有关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017-11-1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中新课标·政治·必修一 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9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终端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业界也纷纷看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前景。某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强大的数据意味着,今后几年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将呈现持续走强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
10 .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些行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而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我国消费需求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变了,还存在大量“需求外溢”。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这一决策的经济学依据在于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了巨大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