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贫困群众家庭收入,某地举办“万企联动促销费活动月”暨“消费扶贫,你我同行”扶贫产品集中展销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该地开展消费扶贫活动(     

①提高了扶贫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②扩大了扶贫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③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扶贫产品结构

④能为扶贫产品赢得降价的空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政治试题
2 . 假日经济是观察我国经济的一个窗口。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同比增长71.3%,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全国营业性演出44237场,同比增长227.68%;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平均每夜客流量5.76万人次,同比增长68.7%……从中秋国庆假期蓬勃兴旺的市场活力中,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感受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环境优的底气。这种底气表现在(     
①消费需求完全释放,假日经济不断升温
②消费环境优化改善,有效提振消费信心
③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动能持续积聚
④消费产品质量升级,消费成为根本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却易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长远来看,更会对自然界和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尽管“限塑令”已推行近15年,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依然普遍。其原因在于(       
①使用的非排他性导致需求增加            
②使用的便利性刺激需求增加
③使用的广泛性决定供给增加               
④无视环境成本的自发性造成供给增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4更新 | 7296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据统计,2022年中国彩电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3634万台,同比下滑5.2%。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已经下降到不足30%。这其中既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争夺注意力的因素,也有观看电视体验感降低、各种套路导致消费者不满意等影响因素。由此可知(     
①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受关联商品销售的影响
②彩电厂商的优胜劣汰体现出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③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
④新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新产业的萌生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2022—2023年中国露营行业研究及标杆企业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1134.7亿元,而今年则有望再创新高。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露营者消费观念转变→享受资料消费比重持续增加→户外装备产品消费升级
②露营消费持续走热→露营产品需求量增大→露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③露营走向大众视野→露营周边消费开发加快→“露营+”新业态不断涌现
④露营场景形式多样化→吸引更多露营消费→提高露营企业全要素生产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随着消费市场逐渐回暖,一些变化正在我们身边发生。休闲零食、美妆个护、家电、潮玩等赛道风起云涌,蹦床、漂流、冲浪、滑翔伞等项目热情高涨……司空见惯的消费场景持续涌现不一样的元素,传统的消费领域不断打开崭新的天地,千姿百态的新消费正在引领新潮流、释放新活力。新的消费形态的出现(     
①原因在于市场的迭代、技术的集成、品质的升级
②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实现了从生存型向享受型的转变
③能够释放消费潜力、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④表明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够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9更新 | 62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主打健康除菌功能的洗衣机、干衣机,刚一上市便供不应求;智能降噪的新一代新风空调在消费市场表现亮眼……借助功能创新、技术迭代,传统家电从产能过剩的“大路货”升级为备受青睐的“抢手货”,成为推动家电市场增长的新动能。这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启示是(     
①坚持精细化运营和管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②用创新优化供给,激发消费者对产品消费的欲望
③以消费者为中心生产产品,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④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通过创新推动产品提质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实际增速是一种扣除物价因素影响之后的增长幅度。

材料二   2023年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并从多方面部署系列举措进一步促进消费回升。

我国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突出稳经济大盘稳就业,为后续消费持续恢复提供了坚实基础。连日来,各地也频频亮出实招:新疆开展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汽车下乡专项行动等,上海明确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陕西提出积极培育运动、康养、托育等消费新热点;老字号打造新国潮,不再焕新消费体验,持续探索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实体商业加速“触网”“上云”,积极开拓线上市场,新业态不断涌现;完善县域物流基础设施,畅通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多措并举促进内需潜力释放,有效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1)结合材料一,解读图表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
9 . 《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汉服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2025年有望达到191.1亿元。崭露头角的汉服经济吸引了一批汉服爱好者的目光,并催热了原本不被看好的“妆娘”“簪娘”等相关职业。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新的消费热点往往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成长
③求异心理所引发的消费可以推动新产品的出现
④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十“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这有利于(     
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转换我国经济的增长动能
②构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有效弥补区域数字鸿沟
③发挥科技再生产纽带作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
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商品服务供给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