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恢复缓慢、投资需求内生动力不足,需求势能减弱可能进一步向生产端传导,制约经济反弹高度,成为经济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会议指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生产与消费”知识分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重要性。
(2)有人认为:做好需求侧改革,就是要增加居民收入。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021-08-17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工具,消费券成为疫情后提振经济的有力抓手。2020年年初,全国28个省份在几个月内累计发放了超190亿元的消费券。“6·18”作为后疫情时期第一场全民购物节,在活动期间,消费券的发放力度更是加码升级。天猫联合各地政府、品牌一起,发放了超过100亿的现金消费券和补贴。京东则采取22亿元政企专“券”联发+100亿元平台万“养”齐发的模式。万“券”齐发,撬动市场。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3 . 为防止疫情反弹,春节期间杭州市政府对非浙江户籍的、在杭缴纳社保的在杭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的现金补贴。该补贴政策欲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发放财政补贴——引导就地过年——降低人口流动——防止疫情反弹
②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增强——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③减轻企业负担——刺激市场竞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激发经济活力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后顾之忧——调动工作积极性——保证当地劳动力供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548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全国卷地区4月联考 政治试题(甲卷)

4 .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力度逐渐加大,农产品销售问题愈来愈突出。有的贫困地区并不缺少资源,一些“土特品牌”和“驰名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蕴含宝贵的文化属性。然而,或是苦于交通不便,或是囿于观念认识,这些“宝贝”往往运不出去,打不开销路。不同的是,受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区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意外走红,特别在5G新时代,“直播”的方式更能撬动消费市场。“土特品牌”和“驰名产品”打开了销路,直接给贫困人口带来了经济收入。

消费扶贫为脱贫攻坚打开新的路径,使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与消费者相遇,实现了生产、采购、加工和消费环环相扣,打通了农户到合作社、从餐饮企业到消费者的供应链,连接起有效的供求关系。直播带货不仅能够促进消费与生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更是为助农扶贫开创了新方式。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阐述实施消费扶贫的经济意义。
2020-08-18更新 | 65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