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保就业工作。会议指出,保就业居“六保”之首,保住就业就可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关乎国计民生。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做好铺垫。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保就业对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传导过程。
2022-04-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习标的建议》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增强人民消费能力。


(1)结合材料一,概括2013-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发生的变化。
(2)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畅通国内大循环有重要作用。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2021-12-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恢复缓慢、投资需求内生动力不足,需求势能减弱可能进一步向生产端传导,制约经济反弹高度,成为经济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会议指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生产与消费”知识分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重要性。
(2)有人认为:做好需求侧改革,就是要增加居民收入。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021-08-17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这表明我国复工复产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20204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在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并把保居民就业置于六保任务之首。

当前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2020-07-08更新 | 8597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北省定兴县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潮经济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潮流元素,建立品牌文化,应用至各品类商品中,形成国潮。如今,国潮经济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浪潮。随着我国工业生产配套链逐步完善,国内品牌产品质量持续提升;跨境电商供应渠道收缩无法维持正常货运水平,居民需求向内转移。此外,民众对于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日益提升,也为国潮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020年我国提出“双循环经济”,国潮经济有望借此机遇更好地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然而,在国潮热的同时,也出现了过渡营销、恶意抄袭、粗制滥造等现象,让国潮发展面临阻碍。

目前,国潮经济主要在国货品牌和国粹两种模式上进行发展。其中,国牌集中在日化、食品、服饰等行业,涌现了许多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品牌;而国粹则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或艺术活动,具有更为渊远的发展历史。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的受访网民认可将国粹与潮流进行融合,以此来弘扬中国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潮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未来发展的路径。
2022-08-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考试政治试题

6 . 国潮经济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潮流元素,建立品牌文化,应用至各品类商品中,形成国潮。

如今,国潮经济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浪潮。随着我国工业生产配套链逐步完善,国内品牌产品质量持续提升;跨境电商供应渠道收缩无法维持正常货运水平,居民需求向内转移。此外,民众对于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日益提升,也为国潮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020年我国提出“双循环经济”,国潮经济有望借此机遇更好地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然而,在国潮热的同时,也出现了过渡营销、恶意抄袭、粗制滥造等现象,让国潮发展面临阻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潮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未来发展的路径。
2021-07-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三)

7 .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如何吸引新增用户,将直接决定互联网企业的命运。通过创新用户增长模式,发展海外用户、打通线上线下平台和开拓三线以下市场成为新的用户增长点;依托于优秀用户增长模式和微信生态也是吸引流量的可选路径;“积分+用户补贴”模式正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最主流的用户增长模式。互联网平台在发展用户的同时,要确保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用户的隐私信息等要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技术措施来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用户增长模式的依据。
2020-10-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材料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外贸依存度从56.4%逐年下降至31.8%。从2014年开始,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的贡献率,预计到2025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定在60%以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需求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冲击。2020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同比下降19%、投资同比下降16.1%、出口(美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之大均为改革开放以来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同时,我国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多,城镇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潜力和空间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拓展,缩小地区差距、补齐民生社会领域的短板,还需要很多投入。

材料二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历史演进,从1987年的“沿海发展战略”使经济运行由国内循环扩大到国际循环,198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首提“立足国内需求”,2001年加入WTO是我国国际大循环的里程碑,2006年由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国际大循环的思路转向国内外循环相协调,到2020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探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客观依据。
(2)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探究我国确立经济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2021-03-07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盐城市一中、大丰高级中学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民收入增速已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

材料二   A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山区大县、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架起了农产品走出大山的“金桥”;通过“线上+线下”,推出乡土好产品;重视“转型+提升”,打造特色好品质;关注“文旅+生态”,提升优美好环境。如今,A县的上百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得到了大型批发市场和连锁商超的青睐,从而也带动了很多优秀青年回乡创业。“现在只要咱的东西好,就不愁卖不出去!”致富后的乡亲们高兴地说。消费扶贫,让农民们看到了自己产品的价值,为他们带来了劳动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尊严。

从长远来看,消费扶贫是可持续的扶贫方式,是优于“输血”的“造血”式扶贫,更能有效拓展扶贫的深度和高度,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乡村振兴。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消费扶贫为什么是“造血”式的扶贫机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扶贫正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新亮点。有的贫困地区并不缺少资源,一些“土特品牌”和“驰名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蕴含宝贵的文化属性。然而,或是苦于交通不便,或是囿于观念认识,这些“宝贝”往往运不出去,打不开销路。消费扶贫为脱贫攻坚打开新的路径,使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与消费者相遇,实现了生产、采购、加工和消费环环相扣,打通了从农户到合作社、从餐饮企业到消费者的供应链,连接起有效的供求关系。“土特品牌”和“驰名产品”打开了销路,直接给贫困人口带来了经济收入,同时,也有利于贫困地区群众树立市场观念,学会用具有特色、质量过硬的产品去赢得消费者。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大力实施消费扶贫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