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体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下列措施中能促进实现乡村的“强富美”的有(       
①实现农业反哺工业,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②丰富集体经济形式,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③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④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0-06-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带来困难和挑战,此时此刻,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材料一


注: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络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

材料二   2020年3月以来,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各显神通”,纷纷拿出有力的举措促进消费。浙江、江苏、河北、江西等多省出台措施,鼓励推行每周2.5天假期,有的省份还安排了消费券或“周五下午景区门票半价”等配套政策;福州市开展了“惠聚榕城消费季”专项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八闽美食嘉年华”线上、线下活动;龙岩市通过办理“红古田惠民卡”,免收市内主要景点门票,倡议人们“动”起来、“带”起来、“吃”起来、“购”起来、“游”起来。

材料三   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封锁和隔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可获取性。然而,疫情防控期间我国粮食供应和价格总体稳定,这主要归功于持续稳定的粮食增产成就以及充裕的粮食储备。此外,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大大降低了与贫困相关的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目前,全国耕地有5.4亿亩在各种主体间进行流转,有7200万户的农户参与了流转土地;实施耕地鸠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和生产者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022年全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2004年以来我国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累计增产粮食1.3亿吨,现在全国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是中国成立初期的5倍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各地出台措施对促进消费的意义。
(3)新冠肺炎疫情未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冲击。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
2020-09-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部分精神如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1)我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和农民有何经济意义?
(3)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从运用经济手段的角度看,你认为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4)农业是生产农产品的行业,据此推断解决好农业问题能从哪些方面促进城市消费者生活改善。
2019-03-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县是革命老区,该县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把贫困户聚在合作社、富在产业键上,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扶贫政策与镇村发展结合,把合作社与农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对于吸收贫困户的合作社,县政府从资金帮扶、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目前,全县共有16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种植果蔬基地带动了养蜂业,大棚提温带起了1 00多家木柴和煤炭供应商,一季樱桃销售让个体运输户可赚2至3万元……大力发展以“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旅游大发展,岗位就多了。依托该县国税局驻村党员干部帮扶建起了“互联网+培训室”,水果刚刚采摘,就被来自辽宁、吉林等省的网上客户抢订一空。
       县镇村三级干部成立“帮扶小组”;大力实施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山区、库区等不适宜居住地区的人口由政府异地集中安置;村委会组织村民互助……扶贫攻坚工作他助互助自助齐上阵,多措并举“拔穷根”。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总结该县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分析该县扶贫能够取得成功的政治原因。
(3)就如何推广该县脱贫致富的经验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2月,国家出台《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指出,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G市某开发区辖24个村,总面积4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9万亩。区内现有各类企业110余家。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园区内很多农民进企业打工,农民种地积极性越来越低。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问题,在当地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下,某农业发展公司在园区建设“为农服务中心”,配置高标准的农资库农机库,购置了植保无人机、四轮施肥机等150多台(套)先进农业机械。

公司与村“两委”签订托管合同,实行“整村托管”。村“两委”组织农民集中统一向服务中心购买耕种、植保、收获、烘储等环节服务,每亩一年可节省260~280元,同时通过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药化肥用量降低20%。公司按照服务量向村“两委”支付一定费用,作为村集体积累,用于村级公益事业。2018年,服务中心为开发区直供农资3680吨,提供植保服务3.2万亩,粮食烘储7000吨,经营服务总额4000余万元。“整村托管”实现了各方共赢。

材料二   向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我国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龙家沟村地处G市山区,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贫困率者达19.2%。2017年初,G市市委选派农业局优秀党员王某担任该村“第一书记”。

王某到任后广泛调研,逐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每月一次党课制度,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协助村“两委”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实行党员“联户结对帮扶模式”,引导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养鸡和养牛产业;解群众之难,积极协调资金,修建6.8公里道路,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将自来水管铺设到户,解决800余人的饮水难题;制作村务公开展板,实施村干部履职承诺制度,指导制定该村村规民约。到2019年底,该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0多万元,龙家沟村旧貌换新颜,王某被誉为“群众的贴心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整村托管”是如何实现各方共赢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施“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对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