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体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1 . 近年来,某镇探索实施“集体经济组织+共富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依托合作社,统一收储、整合全镇流转土地资源,成立镇级“共富公司”,打开了乡村振兴新局面。该镇的成功在于(     
①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②重视培育新型农民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③依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④通过调整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完善了上层建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政治试题
2 . 近年来,某村在合作社的共同带动下,流转农户土地,建起500亩银杏产业园,构成“一去二三里、处处见杏园”的产业格局,开发出的白果面、白果风味热干面系列产品,年创产值上千万元。全村村民实现吃银杏饭、发白果财,走出“产业+”“休闲+”“康养+”的提升新路子。该村的成功得益于(       
①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通过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
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富民产业,转变农村发展模式
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乡村人才,增强发展动力
④探索股份制形式,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促进农民增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489个县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8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5.9万个,农村网商达1750.3万家,同比增长8.5%。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增长12.2%。这表明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可以(     
①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增加农民收入                    ②补齐农村流通短板,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③提升农民科技素养,助推农业生产现代化             ④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推动乡村振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4年2月,“科技小院”一词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科技小院以“研究生+农民+合作社+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运作,专家、教授随时随地进行技术、科研指导,手把手带着学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下列对科技小院产生的积极作用,传导正确的是(     
①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价值
②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③推动科技与农业融合→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增强农业竞争力
④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科学成果转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我国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入股、集体资产参股等多样化经营方式,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支持发展“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目前,全国已登记农民合作社225万家,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000多个。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意在(     
①变更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
②发挥互助性经济组织作用,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支配范围
③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④建立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8更新 | 207次组卷 | 69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持股共富”模式让A镇1万余名农民变成了“股东”,资金变成了股金,资源变成了资产,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这种模式(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
B.创新了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C.健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个体经济发展
D.发展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了国有经济的影响力
7 . 2024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保护农用地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对擅自变更农用地用途或闲置撂荒农用地的合同,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解除,使农用地及时恢复农业用途,便于合理开发利用。依法成立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均应依约履行。由此可见(     
①承包者获得一定承包期内土地所有权
②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③土地经营权流转让农民的财产权得以实现
④维护集体土地所有权,保证基本耕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指出,要实行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各地采取措施,引导农户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支持小农户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开展生产,推广家庭联合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委托经营模式。落实上述举措旨在(     
①保障农户的林地所有权,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②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③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
④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3年9月26日,全国首个农业生产大托管产业服务平台在安徽淮南正式上线,耕地实现全程保姆式“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该模式可以(       )
①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保证农民财产权益
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④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促进增产增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在探索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某地形成“党支部+农业企业+致富带头人+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农业企业入驻经营,引导致富带头人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推进农民变股东,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有效破解当地发展难题。该模式(       
①旨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
②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激活现代农业内生动力
③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④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增加农民劳动性收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