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就业,直接关系百姓的“饭碗”和“钱袋子”。今年两会,1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就业,凸显特殊时期经济工作重心。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六稳”“六保”,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聚焦实际问题,有效应对冲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今年设定了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计划报告指出,保持相当规模的就业增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劳动和就业”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原因。
(2)党和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3)请你从政府履行职能的角度为解决特殊时期就业问题提两条措施建议。
2020-08-2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政治试题

2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计划报标没有设置经济增长具体目标,而是把稳就业保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国家通过放款减税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等稳就业措施,中国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经济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稳就业体现了哪一个新发展理念?分析国家重视就业问题的原因。
(2)请你从政府职能的角度,为解决特殊时期就业问题提出两条建议。
2020-12-04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政治试题

3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焦点之一。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优先政策如何提质加力、落细落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如何实现?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戴元湖】表示,首先是目标定位要优先,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其次是政策制定要优先,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产业、金融、社会等政策的协同,在各类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充分考虑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再次是服务供给要优先,把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首要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表示,要把就业服务和关注重点放在就业困难人群和特殊群体上,为他们提供兜底保障。按照报告要求,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正确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建议,针对平台用工关系复杂、难以纳入社保的特点,在规范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同时,可在全国社保体系内设立灵活就业人员独立统筹的参保平台,明确缴纳标准,不断提高他们参保的积极性。


(1)结合材料,运用就业的知识阐述政府工作报告重视就业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阐述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的理论依据。
2022-05-0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高考仿真卷政治试题(一)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扶贫必先扶智。通过扶智,能使贫困地区群众学习和掌握专业的社会技能,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摆脱“贫困”局面。在贫困地区,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精准提升贫困地区优质资源供给和应用能力,发挥远程教育课堂、云平台服务等互联网优势;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让每一个贫困家庭都对未来有信心、有希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劳动者就业对于摆脱“贫困”的重要意义。
(2)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谈谈“扶贫必先扶智”的依据,并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2020-09-08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0届高三5月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从“开放大省”阔步迈向“开放强省”的浙江,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一带一路”国际枢纽建设,构筑海陆空立体式格局,深化与丝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深入推进中国(杭州、宁波、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世界电子贸易平台,推动外贸数字化转型;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外贸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同时,由于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原因使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存在一些不足,高素质外贸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浙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角度,分析浙江的多项举措对建设“开放强省”的积极意义。
(2)运用“劳动和就业”的知识,就如何解决好高素质外贸人才短缺的问题,给浙江省政府提两条建议。

6 . “战疫”期间,各地企业进入了艰难时期,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问题。在2月中旬始,浙江各地政府在“战疫”不松懈的情况下,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向全国各地开始了“抢人”模式,交通费政府买单。如:“你来上班我买单,义乌复工直通车”。嘉善就直接包机接员工回来开工。浙江省各地政府在推动行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时,严格要求企业防疫物资准备充足才能开工,特别提到企业有义务为员工准备口罩。同时浙江省政府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建立企业应对疫情专项帮扶机制,相继出台多个文件为中小微企业减负,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知识,说明浙江各地政府如何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
(2)请你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角度为政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各提一条建议。
2020·浙江·模拟预测

7 .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紧缩了社会消费需求,加剧了就业压力,平添社会不安因素。基于城市摊贩经济具有成本少、门槛低、机动灵活等特点,中央文明办要求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时,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考核内容。但也有人忧心摊贩经济会影响食品安全、城市交通、市容市貌。因此,如何既赋予摊贩经济合理的发展空间,又避免出现“一禁了之”或“放任不管”的尴尬,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就业的知识,分析赋予摊贩经济合理发展空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从市场秩序的角度,为摊贩经济有序发展提两条建议。
2020-06-25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随着2018年毕业季的来临,城市竞争从早期的侧重拼产业、拼招商,跃升到了侧重拼人才、拼引智。全国20多个城市接连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送房、送钱、送户口,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的城市的落户政策甚至是“零门槛”。但是要真正留住人才,并不是仅仅有大幅度的吸引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还要考虑能不能人尽其才,同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为此要明确产业定位,加大产业培育,优化产业结构,要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样才能把人才真正留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分析“抢人大战”的城市出台宽松的落户政策的意义。
(2)运用“科学的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一个城市如何才能把人才真正留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