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部署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引导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动员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这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②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和资源赋能

③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④我国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1年8月,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湛江举行。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共设砌筑工、汽车维修工、农机修理工、电工、美发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西式面点师、餐厅服务员、电子商务师、中式烹调师(羊肉烘烤)等11个项目,各项目分职工组和学生组组别。大赛的举办(     
①维护了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②可激励劳动者提高素质,树立职业平等观
③利于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④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07更新 | 969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在闲暇时间接几张单子,跑几趟活儿,既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又能赚一点儿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靠互联网寻求工作机会的求职者越来越多,“零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渐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零工经济”模式的流行(        
①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②能降低劳动者的就业成本,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③能增加劳动者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的收入
④增强就业的灵活性,改变了当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7更新 | 52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1年6月3日,国务院会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渠道增加毕业生就业岗位。为此需要(   
①强化就业优先,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稳岗的政策支持
②发挥好就业创造社会财富、保障民生作用
③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多途径的选择就业
④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市场化就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3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为库兹涅兹曲线,表明当一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利益矛盾不断加剧,收入分化加速的时期。我国当前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现象,国家提出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
②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④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流动市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10-21更新 | 47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6 . 2020年12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7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部分人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化,社会上出现了“劳动分贵贱”、“轻体力重脑力”等错误观念各级各类学校劳动课程设置率低,甚至学校和教师也不清楚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家长也常因课业任务重等原因不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这些都造成了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缺失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和经验缺乏,使得很多人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也不珍惜劳动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并就如何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劳动素养提出建议。
7 .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②劳动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③建设现代化的强国需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④劳动者素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20更新 | 738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
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5-10更新 | 922次组卷 | 5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某地政府免费对贫困户张某失业的3人提供食用菌种植技能培训,随后,当地慈善工作站又提供产业救助金帮助其建立起食用菌大棚,张某家因此获得了可观收益。这种“精神扶贫+慈善救助”模式
①提高了劳动者生产能力   
②保障了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
③表明了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体现了劳动者树立竞争就业的观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榆林市郝家桥村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生态果园、温室大棚,湖羊和生猪养殖场、光伏电站等,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实行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按照人股、地股计算向村民分红;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坚持多劳多得,促进当地企业收入分配向一线劳动者倾斜;组织开展捐赠活动,鼓励高收入家庭和企业投身公益事业,更多回报社会。一系列举措使郝家桥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增进了当地民生福祉,扎实有力地推进着共同富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郝家桥村是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的。

材料二   织密兜牢基本民生网底——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彰显着一个国家的民生温度。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续实施,全方位就业服务持续发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形势好于预期,2021年1至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8%,新增就业同比增长55.58%;国家继续降低失业工商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政策惠及范围,及时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普惠金融等方面出台了惠企政策;进一步强化就业帮扶,完善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加快5G商用发展步伐,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以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织密兜牢基本民生网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
(3)劳动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某校组织高一同学积极开展校园岗位体验教育活动。请你为增强校园岗位体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12-15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