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023年以来,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项债券、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靠前发力。上半年,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21721亿元,支持地方建设实施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这些专项债券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增加地方经济建设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
②培育壮大消费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
③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④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扩大市场就业容量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2 . “在闲暇时间接几张单子,跑几趟活儿,既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又能赚一点儿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靠互联网寻求工作机会的求职者越来越多,“零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渐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零工经济”模式的流行(        
①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②能降低劳动者的就业成本,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③能增加劳动者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的收入
④增强就业的灵活性,改变了当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7更新 | 52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第2次文科综合政治演练试题
3 .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7更新 | 61次组卷 | 8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风雨无阻、走街串巷,靠着外卖骑手的稳定收入,小常还清债务,全家脱贫;走出四川大凉山,小赵摘得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金牌,靠技能改变人生;历经4年磨砺,小王的文创公司发展蒸蒸日上,如今正忙着扩大团队,开拓市场……一个个普通人奋斗出彩的故事,汇成今日中国热气腾腾的就业画卷。材料告诉我们(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③就业渠道越宽,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④应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2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使中国经济发展充满生机。支持地摊经济发展是因为(       
①地摊经济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②地摊经济方便了百姓生活,满足多样化需求
③地摊经济低投入,低消耗,提升了利润率
④地摊经济激发了经济活力,增加了创业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10更新 | 48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中2021届第一次诊断性文综政治试题
6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下做法有利于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的是(       
①为广大劳动者营造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工作环境
②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在城市生存发展环境等问题
③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竞争上岗,实现优胜劣汰
④推进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促使劳动者从事体面的职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拥有某项技能,通过网站或者APP找到愿意为之付钱的用户,于是在全职工作之外,增加了一项临时工作,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新的用工方式--“零工”,由此形成的经济形态被称为“零工经济”。这种经济形态(       
①降低了劳动就业成本,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②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
③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
④解放了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9-12更新 | 9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7届四川成都龙泉二中高三上期中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10-11高三·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8 . 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C.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原则
2019-01-30更新 | 3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8月月考政治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揭示出一国的供给(生产)由人口、资本和科技来决定,而我国目前伴随劳动人口的减少,人口红利日渐趋于消失,人口质量不能适应改革需求,对供给造成消极影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通过优化人口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有助于推动企业和产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③市场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相互影响的机制来发挥作用
④提高人口要素生产率,有利于增强发展新动能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0 . 2017年财政部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安排22700亿元,比2016年增加5300亿元,赤字率为2.98%,我国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应是(   
①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②企业扩大生产,就业增多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
A.④→②→③→①B.③→②→①→④C.④→①→③→②D.①→②→③→④
2016-11-26更新 | 147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