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

补充说明: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

材料二

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项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人数/万人

631

660

680

699

727

就业率/%

89.6

90.2

90.9

91.4

补充说明: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材料三 国务院今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1)指出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近期国民经济状况。
(2)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
2018-03-01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02 生产、劳动与经营——备战2018年高考政治之高频考点解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乎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2018-03-01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02 生产、劳动与经营——备战2018年高考政治之高频考点解密
3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开始启动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的探索。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材料:我国南方某镇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0公顷,农民收入低,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2013年以来,该地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引导农民依法、有序、规范流转土地。通过“土地入股+租赁”方式,引进多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使分散的土地集中经营,解决了地块分散和撂荒的问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均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该镇共流转土地14780亩,占该镇田土总面积的45.5%.发展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上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国家级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纷纷涌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对该镇经济发展的意义。
2017-08-03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一人教版政治试题(C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