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我国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历更性地消除绝对贫困。

材料二   2020年3 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地区,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发展与贫困地区资源、条件相匹配的、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亚,推进产业脱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1)揭示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产业扶贫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极影响。
2020-07-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中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政治试题
2 .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建设者是这一国之重器的最大功臣。如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率领数千建设大军历经7年奋战,在深海建成滴水不漏的最美海底隧道,实现了我国外海沉管安装技术的突破。林鸣先后获评全国劳模、“最美职工”等荣誉称号。这说明
①积极履行劳动义务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②弘扬劳模精神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③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
④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者都应该被承认和尊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9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其依据是
①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  
②增加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③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上半年GDP增长速度是6.8%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186元,同比名义增长8.4%……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正处于攻关期。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时提出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强化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做深社会稳定工作;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上述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将有千万人兼职赚钱掘金“零工经济”。零工经济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劳动力资源配置、产品供给、市场结构、企业组织、使千千万万个个体的价值通过兼职赚钱得到了创造性体现。“零工经济”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提高了供给需求的匹配效率
②创新了就业方式,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
③激发了创造活力,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
④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活力,促进了社会公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要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这句振奋人心的话意味着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下列选项的序号从下图的上排M开始,按所示顺时针方向,正确的是(   

①工资收入增加     ②生产供给增加     ③消费需求增加     ④劳动需求增加
A.④①②③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