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状况


材料二   2023年3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由于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为4.5%,就业压力比较大。面对这样的困难,5%的经济增长目标高于过去三年经济平均增速,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增速如果过低,可能导致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风险就会增加。如果经济增速设定过高,会导致各方面资源条件比较紧张,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5%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当前发展情况。此外,从体制保障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以及资源要素支撑条件来看,能够支撑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政府确定2023年的经济预期目标为5%左右。
2023-04-12更新 | 3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名校青桐鸣2023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我国城镇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由2012年的3728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6773万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2012年的33.5%、30.4%和36.1%,转变为2021年的22.9%、29.1%和48.0%。

材料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组织实施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区域发展和实施重大工程项目过程中,注重强化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清理取消对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进一步增强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和服务能力,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对高校毕业生,着力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对农民工,重点加强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拓宽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着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继续支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1)解读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二并结合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的。
2022-12-02更新 | 41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考试政治试题(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五”期间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注:2021年,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全球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约为75%,其中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超过80%。

材料二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时期,国家将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引导要素投入与产业提质升级相融合,将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要素赋能生产端,重构生产流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升级;通过精准匹配消费者的需求,为个性化、多样化生产提供支撑,提高生产企业运营能力;同时,新型消费倒逼生产要素流向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新型消费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助推力,也将为经济发展进一步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方面的知识,分析新型消费对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2-06-1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期,人社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下表为《方案》部分内容。

目标“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 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挂能人才比例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
措施(1)实施"技能强企"行动。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助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2)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奖励体系。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3)融入世界技能运动,实施“技能合作"行动。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2022-01-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这表明我国复工复产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依然严峻,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在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并把保居民就业置于“六保”任务之首。


(1)简要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当前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2021-12-0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蔡县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圳GDP总量和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材料二   深圳是一座血液中流淌着创新基因的城市。对标“全球标杆城市”,深圳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深圳样本”。深圳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40年间,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增长超90万倍;通过科技创新巩固高端制造业优势,加快发展5G、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和产业链集聚,世界500强“深圳队”规模不断壮大,头部企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多元化开辟新市场,2020年,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含东盟)贸易总额达6734.7亿元,增长2.1%。


(1)简要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深圳是如何通过创新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深圳样本”的?

7 . 你爱看“直播带货”吗?作为一种线上新型商业模式,“直播带货”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带货的主播也有了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

直播带货兴起于2016年,短短几年,这种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示、讲解、销售产品的新模式迅速发展起来。

“哪款车性价比最高?”“订车有什么优惠?”……“高管直播天团”置身车间,对着镜头实时回答着网友提问;农民站在田间地头讲解着茶叶采摘到生产制作的全过程;导购员变身“云柜姐”,直播3小时服务的用户数,相当于之前6个月的总和;商家“云开市”迎接全世界的消费者……

目前,我国互联网营销师超过1000万人,并持续以每月8.8%的速度快速增长。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经济原因。
(2)直播带货火爆的同时,“翻车”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虚假宣传、产品质量无法保障、退换货难、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日渐凸显。针对上述问题,请你为“直播带货”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两条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18年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2.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比,近5年呈逐年提高趋势。

材料二   “我们不一样”,是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的鲜明特征。相对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善于接受新事物,愿意提升自己,在学习培训方面也舍得投入;他们在择业时更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在消费时更时尚大方,进城的动机已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转变。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图2中新生代农民工变化趋势的经济影响。
9 . 就业问题关乎民生。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表一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132014201520162017
63166068069972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49万人,相比2017年727毕业生增长了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表二对3000名2014年毕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先地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城市西部和北部城市
74.8%23.2%2%
首先单位传统白领传统蓝领新兴职业
71%27%2%
注: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操作工短缺量高达60万,一些行业出现技工荒;年轻人创业意向不高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存在哪些问题
(2)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济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从政府和劳动者的角度就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8-12-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达权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上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美国八十年代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为24.12%。

材料二

早在十多年前政府部门就开始致力于扩大居民消费。但是,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16年不足39%。相比之下,2016年美国的居民消费率高达68.8%,英国也达到了65.5%,欧元区平均为54.6%。即使与经济发展处于相似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也明显偏低,2016年金砖国家(不包括中国)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8.5%,高出中国20个百分点之多。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应如何扩大消费,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018-11-15更新 | 44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