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牢牢占据两会热词“C位”的当数“新质生产力”。

【名词解释】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三个重要特征,而创新则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从新质生产力的这些重要特征来看,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育培育了新质生产力人才,提升了全社会人力资本和全民素质,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教育又影响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数量和质量。

【案例链接】

日前,在贵州七星关刺梨科技小院里,贵州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忙得热火朝天。依托小院自主发明专利,他们正在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刺梨机械化简易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实现刺梨种植由粗放型经营向精准化管控的跨越。与过去常规种植管护相比,产量提高了34.9%,品质提高了46.2%。

“科技小院”全称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全省28家科技小院瞄准贵州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扎实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科技小院逐步成为贵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抓手和重要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传导路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材料一   绿色智能家电具有绿色、环保、健康、智能等属性,日益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通知》提出,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购买绿色智能家电产品给予政策支持: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夯实基础设施支撑,加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实施千兆光纤网络部署工程,深入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等9条措范。

材料二   甲企业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打造国内首个绿色产业基地,加强健康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其独有的瞬间高频启动技术,使得空调整机效率提升3倍,实现能量全部无损耗转化,“30秒制冷,1分钟制热”的强大功能轻松体现;其空调搭载第三代人工智能语音引擎,无须借助WiFi以及第三方设备,开机即可使用,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人机交互体验。凭借绿色领域和智能领域的不俗成绩,甲企业成为中国空调行业的领军品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所采取的举措的经济动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甲企业的成功经验。
2022-09-10更新 | 3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我国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新低。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出生人口越来越少。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多了不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生育率太低,规模降得太快,年轻人口缺乏,社会劳动力减少,人口趋向老龄化养老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等就会很突出,这将削弱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加重经济社会的负担。因此,要切实把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大力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出生人口数量,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阐释当前党中央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两项有利于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2022-03-1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2届高考3月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要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人人尽力、共享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内在一致性。
2022-03-06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中,到2025年技能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截至2020年底,日本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

材料二   一国的供给受人口因素影响,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对供给可能造成消极影响。一方面,老龄化程度加剧,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人口出生率下滑,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科技、经济发展变革的需要,人口质量有待提高。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中央提出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大力发展科教事业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未来,医药、玩具、食品、服装、教育等行业,都会享受到生育政策红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
(2)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对此作出解释。
2021-12-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109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722条工作举措,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家政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从业人数超过3000万,成为重要灵活就业渠道,但消费者反映的家政服务员“不好找、用不起、不好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及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家政服务市场需求仍有巨大空间。

相比以往家政扶贫政策,这一文件既从服务供给角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又从服务需求角度,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提供方式,让消费者找家政服务员找得着、找得起、找得好。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分析发布这一行动计划的意义,并为更好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2021-12-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义马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份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多重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是最基础性的动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又要注重需求侧管理。

新能源汽车涉及36个行业,关系到数千万个就业机会,我国主动顺应产业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服务能力的建设,适时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规定,财政补贴政策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需求侧管理的本质是激活潜在需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激活居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在需求的合理性。

2021-08-3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冰雪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为我国冰雪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国北方冰雪资源丰富,在发展冰雪经济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冰雪旅游、冰雪运动成为很多人的时尚生活之选,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2.24亿人次;2020年下半年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产品订单额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3.61%和23.46%;预计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次将达3.4亿人次,收入超68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达2.92万亿元,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境内注册的经营冰雪旅游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6000家,近3年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到2022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以体育休闲为主,体育旅游、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等业态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加速构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冰雪经济对激发国内经济活力的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自1996年以来,福建以先发优势带动宁夏后发效应,建立县对县、乡对乡、村对村的结对帮扶关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的深度协作。近年来,福建对口支援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更加突出利用宁夏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从根本上挖掉生态致贫的“穷根”;因地制宜发展菌草产业,实现生态技术转移与生态项目对接,建立“育产销”一体的现代循环产业链;福建在宁夏企业5700多家,安置当地10万多劳动力就业,同时安排宁夏5万多人到福建稳定就业,年均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福建采购、销售宁夏农特产品,强化电商扶贫、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减少贫困人口93.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2.9%下降到2019年的0.47%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856元增长到2019年的10415元,宁夏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闽宁模式”已成为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福建是如何通过造血式帮扶提高对口支援成效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 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2021-02-27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呼图壁县一中2021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