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牢牢占据两会热词“C位”的当数“新质生产力”。

【名词解释】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三个重要特征,而创新则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从新质生产力的这些重要特征来看,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育培育了新质生产力人才,提升了全社会人力资本和全民素质,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教育又影响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数量和质量。

【案例链接】

日前,在贵州七星关刺梨科技小院里,贵州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忙得热火朝天。依托小院自主发明专利,他们正在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刺梨机械化简易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实现刺梨种植由粗放型经营向精准化管控的跨越。与过去常规种植管护相比,产量提高了34.9%,品质提高了46.2%。

“科技小院”全称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全省28家科技小院瞄准贵州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扎实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科技小院逐步成为贵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抓手和重要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传导路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学校给各年级学生安排不同农活:种蚕豆,种土豆,种桑养蚕,种油菜,种向日葵,养兔子。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竹篱笆等实践体验课程。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奖励“劳动币”,用来兑换学习用品。

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今天,你劳动了吗?”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宿舍管理员、保洁员、保安员的劳动汗水换来了校园的美丽与安宁,请你给其中的一位写一封感谢信。要求在150字以内。
2023-05-17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全国卷40(3)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状况


材料二   2023年3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由于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为4.5%,就业压力比较大。面对这样的困难,5%的经济增长目标高于过去三年经济平均增速,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增速如果过低,可能导致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风险就会增加。如果经济增速设定过高,会导致各方面资源条件比较紧张,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5%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当前发展情况。此外,从体制保障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以及资源要素支撑条件来看,能够支撑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政府确定2023年的经济预期目标为5%左右。
2023-04-12更新 | 3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名校青桐鸣2023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4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要聚焦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和卡点,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

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仍然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从制度规则入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重要举措。需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我国城镇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达到62.7%,第三产业成为就业最大“容纳器”;重点群体就业平稳,十八大以来,8000多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农民工总量增值2.9亿人;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768万人。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22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243万人,三分之二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实现脱贫。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什么要坚持立破并举。
(2)结合材料二,请你围绕“道路自信”这一主题写一篇就业成就简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知识运用准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200个字左右。
2023-02-0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我国城镇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由2012年的3728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6773万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2012年的33.5%、30.4%和36.1%,转变为2021年的22.9%、29.1%和48.0%。

材料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组织实施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区域发展和实施重大工程项目过程中,注重强化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清理取消对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进一步增强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和服务能力,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对高校毕业生,着力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对农民工,重点加强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拓宽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着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继续支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1)解读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二并结合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的。
2022-12-02更新 | 41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考试政治试题(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据统计,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人口增长放缓趋势显著,2021年全国人口净增长仅有48万人。随着低生育率而来的将是劳动人口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不断加快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等,这些都可能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埋下系统性风险。因此,提高人口生育率,促进人口合理增长,是当下中国亟须解决的问题。

材料二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中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而推高中国家庭养育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首先,过于“内卷”的教育环境导致“砸钱式”养娃愈演愈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就有了现在收费越来越高的各类早教机构和培训学校;其次,长期以来的房产投机炒作让房价高企,这掏空了年轻家庭的家底,造就了市场上一大批身家百万的“穷人”。这两大因素迫使大量年轻人“不敢生”“生不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当下中国“提高人口生育率,促进人口合理增长”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破解“大量年轻人‘不敢生’生不起”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举措,给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环境注入确定性。

今年,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从先进制造业扩大到所有制造业;从制造业扩大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5个行业;从大中型企业扩展到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类性质不同、大小各异的企业均能从中受益。

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将优先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涉及退税金额高达几千亿元。目前我国1.5亿多户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超过1.4亿户,数量极大、分布极广,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和饭碗。

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从制造业扩大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五大行业。对其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基数高、金额大、针对性强,有利于极大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为它们应对经济环境变化提供更好助力。

今年,综合考虑地方财力和预算安排情况,中央政府主动承担了减税降费所需的大部分资金。除了承担本级的7500亿元退税资金,中央财政还将承担地方部分的82,为保障留抵退税政策的落地落实创造了好的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对我国应对多变经济环境的积极意义。
2022-04-16更新 | 133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测评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在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每年的城镇新增就业总量都在1100万人以上。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0年的32189元。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一万美元,2021年达到1.2万美元以上,接近世界银行所划设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大量农民转移到非农就业岗位获得工资性收入。在我国全部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的占比在2020年达到了4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2.99:1下降到2020年的2.56:1。2016年到2020年,我国就业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家庭务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逐年上升,占2/3左右。大批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依靠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使过去一部分安于现状的贫困群众,实现了要我脱贫我要脱贫的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2022-03-15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我国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新低。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出生人口越来越少。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多了不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生育率太低,规模降得太快,年轻人口缺乏,社会劳动力减少,人口趋向老龄化养老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等就会很突出,这将削弱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加重经济社会的负担。因此,要切实把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大力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出生人口数量,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阐释当前党中央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两项有利于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2022-03-1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2届高考3月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美国、德国、英国和中国的消费率分别是61.2%、68.8%、54.6%、35.9%.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近年来,消费扶贫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流通不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有些甚至变成一锤子买卖。安徽省岳西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派人到北上广等地大超市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将其做成图片广泛向农民宣传。岳西县通过“线上十线下”的方式,推出岳西好产品;重视“转型十提升”,打造岳西好品质;关注“文旅十生态”,改善岳西好环境。如今,岳西核桃、岳西翠兰等借力消费扶贫,成为各大电商平台消费者追捧的爆款,从而带动了很多青年回乡创业。这种消费扶贫新路径有效拓展了扶贫的深度和高度,提升了扶贫的质量和效率,被赞为良性扶贫新机制。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该县消费扶贫新路径为什么是一种良性扶贫新机制。
2022-01-15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统测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