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一揽子减税降费措施,退税减税的规模创历史最高,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2022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就业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因增值税税制设计类似于先缴后退的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减税退税政策”对促进我国生产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2-06-0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文综政治试题(十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2021年我国成乡居民人均可支配就入统计情况(单位,元)。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 39639 25142 35943 83447 412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214 61716 02117 13118 931

材料二   为增加农民收入,某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改进种植品种、发展绿色种植、转变培育方式等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让农产品进得了高端市场;充分利用好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良好的生态条件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特色乡村,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旅游等乡村旅游业,打造节假目休闲目的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把产业集聚区等载体作为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推进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因区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吸引大批当地农村劳动力入因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该省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成功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3 .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减税降费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材料二   2020年,受世界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国际市场方面。因此。我国必须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我国该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结合材料二,请你就我国在如何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2021-06-0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希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就业事关基本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各地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稳就业。一是最大限度用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小型和微型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其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二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促进农民工就业,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就业帮扶。四是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五是大力支持“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发展,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努力完成保就业的目标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稳就业的理由并分析政府采取上述具体措施对稳就业的积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13日,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这次大赛涉及众多行业,从工业机械、飞机维修等先进制造业,到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美容、美发、烘焙、餐厅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吸引了一大批(2500多名选手,平均年龄21.8岁,最小的只有16岁,90后占了九成)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的青年技术工人和技校生参加比拼。

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这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遇。生于1994年的小聂是本届职业技能大赛美发项目裁判长助理。她原是理发店的一名打工者,全身心投入造型美发学习,2015年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美发设计行业冠军,代表国家实现了该项大赛金牌零的突破。此后,她专心授课辅导、带队参赛,被重庆一所高级技工学校破格评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中国梦”的知识,说明新时代青年实现人生理想为什么要把小我融入大我。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为如何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提两条建议。
2021-03-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中小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0年由于受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稳住经济基本盘,尤其要稳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把稳居民就业置于“六稳”工作之首。稳就业必须保市场主体,尤其要帮扶吸纳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支持小商小贩、小店小铺等灵活就业,以众多微就业支撑大民生。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稳居民就业的意义。
2020-10-2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双基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摊经济由来已久,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它繁荣了经济市场,弥补了老百姓购物的一段空白点。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材料二   地摊经济长期以来颇受争议,一方面它是数以万计小商户赖以生存的根本,具有创业门槛低、经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等优势,对促进经济发展具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是城市脏乱差管理的难题,因随意占道、影响市容、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诟病,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的调整。

5月28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城市管理“八项机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务助力“六保”任务落实落地的意见》正式发布,深入推进柔性管理服务。“五允许一坚持”的升级版对原有措施进行细化和补充,包括建立摊点摊区设置引导、商贩摊主清洁卫生责任、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商贩摊主容错纠错、商贩摊主榜样示范、商贩摊区择优拓展、摊区安全防护、城管巡查服务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我国发展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处理好发展地摊经济与城市管理之间的关系。
2020-09-2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两校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联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一) (云天化中学、下关一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是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目标不仅要实现脱贫,而且要实现稳定脱贫。人无业不立,人无业不安,人无业不富。只有就业稳,才能稳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可靠、最稳定的脱贫方式。只要就业稳,脱贫就更有底气。

某地将脱贫攻坚工作向就业脱贫聚焦、各方脱贫攻坚力量向就业脱贫汇合:探索开展“农民夜校”“田间课堂”,坚持集中培训与送培下乡相结合;按照全产业链理念打造产业,积极发展产品加工,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向贫困群众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向用人单位宣传企业吸纳就业相关扶持政策;发布用工信息,开设“就业扶贫专窗”对贫困户实行劳动力免费职介、免费咨询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只要就业稳,脱贫就更有底气”,并分析该地汇聚多方合力对就业脱贫的积极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2月19日,中央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互联网深入农村,既加强了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沟通与传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又带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创造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打开网络种庄稼,轻点鼠标卖蔬菜”,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普遍现象,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实现了质的飞跃。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形成200多个成规模的“淘宝村”,吸纳就业人口30多万,农民工、大学生愿意返乡创业,成为“网络新农人”,做起了红火的互联网生意,特别对于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互联网+农业”打开了一条大通道,帮助当地村民加快脱贫。


概括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推进“互联网+农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影响。
2019-07-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七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要实现精准扶贫,人才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精准”人才队伍,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把支持农村双创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结合起来,到2020年培育1000万人次农村双创人才。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尊重人才的经济学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