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是生态移民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36户4497人,目前还有20户50人未脱贫。近日,习近平来到弘德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乡亲们告诉总书记,村里引入企业从事纸箱包装业务,解决了一百多人就业问题。企业参与兴办扶贫车间,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通过绩效激励制度等方式极大调动了乡亲们的工作积极性。习近平指出,兴办扶贫车间要坚持扶贫性质,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农村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要把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政策落实兑现到位,把扩大内需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弘德村村民收入,增强乡亲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2)请你针对疫情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为大学生选择就业方向和岗位提出两条建议。
2020-07-05更新 | 54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开展劳模精神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又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疫英雄钟南山等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劳动教育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作用。
(2)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一论断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迪。
(3)加强劳动教育需要践行劳模精神,请你结合自身的劳动体验,就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劳模精神提三条建议。
2020-07-0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要实现精准扶贫,人才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精准”人才队伍,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把支持农村双创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结合起来,到2020年培育1000万人次农村双创人才。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尊重人才的经济学依据。
4 . 材料一:近几年,我国的人口就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用工荒”和“就业难”这样一对矛盾体同时存在。其实说矛盾也不矛盾,用工荒,荒的是高级技工和一线的普通工人;而就业难,是指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就业是切实关系到民生的头等大事。
材料二:如何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 的困局?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监督管理,促进企业规范用工;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动态资源信息库,定期举办招聘会,建立就业服务组织体系;政府提供的免费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培训—指导—安置”的培训促进就业新机制,推动就业服务质量提升;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如何解决就业中的“怪象”。
材料三:2013年8月10日,中国海警2350、1126、2102、2146舰船编队继续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据悉,这已经是中国连续第25天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巡航执法。巡航期间,对发现的日方侵权船只严正申明中国政府对钓鱼岛的主权立场,并对其进行驱离。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我国依法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的措施的依据。
2016-12-12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黑龙江绥化市三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2-13高一上·黑龙江绥化·期末
5 .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与2012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比较
年份
毕业生总人数
当期就业人数
自主创新比例
2011年
695万
471万
2.2%
2012年
759万
657万
13.6%

材料二     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了759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这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
(2)请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2016-11-26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1-12高三·黑龙江·阶段练习
6 .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2016-11-26更新 | 6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12-13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7 . 某校组织高三(2)班的同学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现有劳动力
2032人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195人
下岗失业或曾下
岗失业405人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163人,约占41%
初级技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
306人,约占76%
实现再就业281人
就业企业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就业领域
第二产业63人,第三产业218人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性工作岗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存在什么问题?
(2)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劳动者提供几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2016-11-21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高一上学期高中教学联合体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