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读下列表格,据此回答(     
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660680699727749765
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刺激居民消费   
②取得劳动报酬   
③拉动经济增长   
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④→②→①→③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D.④→③→①→②
2024-02-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7更新 | 61次组卷 | 8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贫扶贫,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加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财政支出力度,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振兴工程,大力抓好技能扶贫,对深度贫困地区,组织实施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技能脱贫行动和深度贫困县“一帮一”技能培训等专项行动,推动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


结合材料,从财政的作用和劳动者的角度,分析国家推进扶贫所采取的举措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2021-09-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 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2021-02-27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呼图壁县一中2021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旨在通过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内生动力,推进科学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该条例的施行(       
①有利于增强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
②确立了科技工作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③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④体现了科技是关系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01-09更新 | 5505次组卷 | 39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2018年,某款手机因定价过高,导致其销量远不及预期;2019年春节后,该款手机价格下调,销量随即出现明显回升。这一过程反映了(       
A.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B.消费心理对商品价值的影响
C.劳动对社会生产发展的影响
D.分配对人们收入水平的影响
7 . 当前,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农产品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农业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持续涌现,大大降低了信息搜索、经营管理的成本,智慧农业正渐行渐近。这反映出(       
A.创新彻底改变了农业的生产关系
B.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科技创新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D.创新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
2020-11-05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呼图壁县一中2021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它一头连着劳动者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均把就业置于首。2020年2月份至6月份,养老、失业、工伤3项社会保险共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5769亿元,缓缴431亿元。“社保免减缓”对稳就业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缓解企业资金压力②企业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③降低企业性社保负担④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
A.①→③→④→②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9 . 拥有某项技能,通过网站或者APP找到愿意为之付钱的用户,于是在全职工作之外,增加了一项临时工作,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新的用工方式--“零工”,由此形成的经济形态被称为“零工经济”。这种经济形态(       
①降低了劳动就业成本,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②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
③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
④解放了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9-12更新 | 98次组卷 | 63卷引用:【市级联考】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德国人秉承财富创造以倾情投入、勤劳实干为本,职业技能注重实践,经验传承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这些特质为德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持续的能量。一批德国“农二代”从父辈手中接过“最接地气”的产业,100万农民创造了500亿欧元产值、人均产值5万欧元的奇迹。这表明(  )
①劳动者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
②提高劳动者技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
③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④劳动者自身素质是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3-28更新 | 8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周测(3.10)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