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建设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全球人才蓄水池,抢抓全球人才流动窗口期,深化实施人才新政,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③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④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Z市人社局推出“提质优技”“以工代训”等项目制培训,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这将(     
①推动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②缓解劳动力市场激烈的人才竞争
③推动企业提高发展与升级的能力
④使劳动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开辟消费和就业新空间”,助力新经济新业态进一步发展。“新个体经济”是指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经济形式, 是互联网与个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发展新个体经济旨在(       
①实现数字化创新,助推国民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②培育数字化新业态,增加就业,提高消费水平
③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所有制结构
④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1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4 . “工匠精神”具有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等内涵,倡导对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大力推崇“工匠精神”表明(     
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劳动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③劳动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④高学历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8-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综合测试卷(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1-4月,许多餐饮企业顾客稀少;新零售企业却因线上订单呈爆发式增长而出现人手短缺,于是“共享员工”(社保仍由原单位缴纳,工资由借用单位承担并由原单位负责发放)这一新的用工模式应运而生。截至2020年2月21日,有4000多人加入苏宁旗下物流公司的“人才共享”计划。“共享员工”模式(     
①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人力成本压力
②破除了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有助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③弥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
④有利于解决部分企业“用工荒”问题,促进就业稳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021-06-29更新 | 39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集团2021届高三模拟政治试题(5月份)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谈到全面深化改革时说:“摸着石头过河也是有规则的,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在实践中再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执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覆盖一切;提升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

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党坚信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信中国道路本质是社会主义,绝不能只走老路,而要勇闯新路,坚决不走邪路。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完善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通过体制创新优化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化解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以创新理念为发展“指挥棒”,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实施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竞合发展、共赢发展,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持续驱动力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

材料二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节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持续性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指明方向。落实该意见,需要各方努力突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面临的困境,比如有些人劳动观念淡薄,不以为荣反以为耻;社会分工不同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大众的职业偏见;学校教育中存在劳动课程课时难以保障,人才、资金投入有限……只有各方同心合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良好风尚。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3)请你以“如何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新风尚”为主题,从个人或国家的角度写一篇小论文。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综合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加以阐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7 .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加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助力保就业保民生。下列政策措施助力农民工就业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统筹好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增加收入保障民生
②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返乡就业或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保民生
③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补贴→拓宽农民工就业新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保就业
④发展零工市场→搭建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平台→畅通就业信息→保就业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8 . 2020年10月28日,国务院就稳就业和减免社保费有关情况召开吹风会。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称,今年1-9月,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已经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任务的98%。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平稳,逐步回暖,好于预期的原因可能是(     
①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对就业拉动能力增强
②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长,重点群体就业趋稳
③就业是最大民生,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
④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有效促进了援企稳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2021届高三领军考试一模文综试题
9 . 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几十万次专车、几百列专列、几百次包机,将农民工“点对点”输送到务工岗位上。到2020年三季度末,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总量达到1.79亿人。国家还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力拓宽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渠道。截至2020年12月初,全国有1800多万返乡留乡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这说明(       
①国家将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
②国家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③国家全力破除妨碍劳动力就业的体制机制弊端
④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2021年1月我国PPI同比上涨0.3%,环比上涨1.0%。不考虑其他因素,PPI恢复性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企业家投资信心和积极性增强②生产型企业获利空间增加
③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④推动“稳就业”,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